| 1. 难度:中等 | |
|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3万头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盗猎者杀害。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国政府公开销毁缴获的象牙及其制品。材料表明 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 ②非法猎杀导致象牙的非法交易 ③公开销毁象牙可以减少象牙交易 ④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 2. 难度:中等 | |
|
结合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
|
| 3. 难度:中等 | |
|
诺基亚手机以“可以砸核桃”的高质量著称,但面对苹果和三星公司在“用户体验”上的持续创新,诺基亚固步自封, 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最终被微软公司收购。材料表明 A.产品质量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B.市场竞争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C.提高市场份额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D.企业“如何生产”比“为谁生产”重要
|
|
| 4. 难度:中等 | |
|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图2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③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 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坝坝舞”作为大众健身活动,已成为重庆的一大特色,但也因其扰民引起极大争议。甲同学家楼下广场“坝坝舞”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家人日常休息。对此,甲同学应该 A.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坝坝舞” B.向 “天天630”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C.组织附近居民到政府抗议,要求取缔“坝坝舞” D.向政府机关反映,要求解决“坝坝舞”扰民问题
|
|
| 6. 难度:中等 | |
|
协商民主指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时,需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从参政协商到立法协商,从市民论坛到电视问政,从价格听证到专家咨询,协商民主的形式日益丰富。发展协商民主 A.属于政府的“阳光工程” B.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C.提高了政治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D.旨在强化公众对政治决策的监督
|
|
| 7. 难度:中等 | |
|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某些干部2014年春节过得有些“乏味”:年礼没人送,不敢开公车走亲访友,有人宴请也不敢答应。于是他们感慨“为官不易”,当官没意思。对这一观念进行批驳,应运用的理论有 ①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能做好事也能做坏事 ③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的权利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回答题。 1.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2.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
|
| 10. 难度:中等 | |
|
图3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
| 11. 难度:中等 | |
|
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
| 12. 难度:困难 | |
|
(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材料三 目前,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国家主席习近平认为,中俄共同发展“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中俄两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一个典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俄贸易的特点。(6分) (2)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促进中俄贸易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3)结合材料二,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12分)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价中俄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12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14分)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