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澡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 A.文化与精神相互交融 B.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
|
| 2. 难度:中等 | |
|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①网络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右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④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
| 4. 难度:简单 | |
|
“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____的影响。( ) A.主动自觉 B.潜移默化 C. 深远持久 D.受益终生
|
|
| 5. 难度:中等 | |
|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K·罗琳的经典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中的故事被引入到了表演中。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到2011年8月终结版电影全球上映,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D.借鉴外国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
|
| 6. 难度:中等 | |
|
“蚁族闹蜗居,神马架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当今时代的某些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②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1分16秒,“最美司机”吴斌在剧痛中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人们被吴斌恪守职业道德的坚强意志所感动。在杭州,一座城送一个人,上万市民自发为吴斌送行,泪水滴落,哭声回荡,道不尽对平民英雄的不舍和敬佩。崇高职业道德感染民众,说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D.文化对人的制约是决定性的
|
|
| 8. 难度:中等 | |
|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和服务总监杰瑞米:“我认为孔子文化融入美国是一个有益举措,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孔子在全球的意义,这些真理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会受益。”这表明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B.文化交流借鉴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C.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D.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
|
|
| 9. 难度:中等 | |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整体设计,在馆内西侧南北庭院设立雕塑园,陆续为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历代被称为“圣人”的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名片,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 )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教育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
| 11. 难度:中等 | |
|
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右下图为端午节的形象标志图。该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两种不同绿色的搭配间接映射到端午节中代表驱邪的菖蒲和艾叶上,立意和手法都恰到好处。端午节形象标志的“出炉”( )
①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优越性 ③体现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下图是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字。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纳西人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它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中产生的 ③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14. 难度:简单 | |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之强音、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之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某校学生会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弘扬国粹,全面继承 C.民族之魂,薪火相传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
| 15. 难度:中等 | |
|
《富贵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同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 )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解读正确的是( ) ① 只有先“反本”才能后“开新” ②“反本”是“开新”基础,“开新”是“反本”要求 ③“反本”是否定过去的一切,“开新”是创造未来 ④“反本”与“开新”都需要批判精神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该节目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乃至枯萎败亡。材料说明(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2012年2月3日,2011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评选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表现在(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
|
| 22. 难度:中等 | |
|
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将广告业、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和录像、交互式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游戏、电视和广播等纳入其中。“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全球语境中的新生事物”。它“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保卫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回答下题。 1.各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 )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2.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 ②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推动作用 ③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④发掘文化市场潜力,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 24. 难度:简单 | |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各选项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5. 难度:困难 |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一个人亦如此。 在德国,孩子从出生就有婴儿书陪伴,这些书大都是塑料书或者是布做的,孩子可以把书带进浴缸,看小书漂浮。这是孩子阅读的第一块基石。 犹太人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他们会在书上涂一层蜂蜜,让孩子生下来就知道书是甜的;他们还喜欢将书放在枕边和过道上,可随时翻阅。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追念儿时读书的情景。…… 材料二 《朗读手册》中有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和绝望的终极武器。”世界上很难有东西永恒,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字却是特例。“俯而读,仰而思”,走进书香世界,扑下身子亲近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姿势,一种世界上最美的姿势,一种能给民族和我们每个人带来希望的姿势。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12分)
|
|
| 26. 难度:压轴 | |
|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英文说法,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视觉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具有一定含义并能够使人理解的视觉图形。具有简洁、明确、一目了然的视觉传递效果 2012年5月29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西湖博物馆召开发布会,正式揭幕西湖LOGO。 西湖LOGO终于火热出炉 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印”四大元素,既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内涵阐述,又有幸福和谐之湖的直观感受。西湖LOGO传达和代表了三层信息和涵义,首先是中国文化。以中国传统水墨画表现手法,辅以中国印,体现出了西湖文化景观历史的源远流长;其次是西湖特征。潭、月有机融合,潭中印月、月中印潭,体现出“天人合一、湖天一碧”的意境,有效传递出了西湖特征;第三层含义是三生万物。LOGO中的潭由三个白色圆点变形而来,包含“三生万物”的内涵理念,表达出西湖大气开放的包容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西湖LOGO在15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道理?(12分)
|
|
| 27. 难度:困难 | |
|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材料一 第16届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征集于2008 年9 月启动,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湖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合作完成的作品“粤剧花旦”被正式采用。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材料二 亚运会是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体育运动交流和进步、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盛会。广州亚运会是对志愿者服务的全面检验,也是一次绝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亚运志愿者以“一起来,更精彩”为口号,为前来竞赛、观看比赛和旅游的中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一流服务,集中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你认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如何做文化交流的使者?(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