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网络时代阅读方式也在改变,人们既可以利用网络获取阅读内容,读完也可以把感想发表到微博或网络社区,在更广的范围进行思想交流。这说明网络传媒

A.已逐步取代其它传统传媒形式        B.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C.在现代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功能      D.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见诸于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在海外设立了十四个中国文化中心,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些中国文化中心借用当地的资源,按照当地人的接受习惯,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形式地传播文化,在当地受到欢迎。这表明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各国各民族的多样性文化

②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融合为一种文化

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世界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平台

④选择恰当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中国,春联已不单单是春联,而是中国人的心灵底片、中国人的传统大戏;窗花已不单单是窗花,而是中国人的心灵图纸、中国人的生命吟唱。爆竹、锣鼓、秧歌,是中国人向天地致敬的媒介,花馍馍、馒头、长面、饺子则是中国人以食为敬,以食感恩的载体。这说明

A.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寄托 

B.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C.传统文化左右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春联、窗花等文化元素的内涵现已改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由于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兰州拉面”、“贵州米粉”、“西安泡馍”等。这说明中华饮食文化具有

A.明显的民族性特征          B.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一脉相传的继承性          D.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了

A.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征     

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文化创作与创新需要立足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需要保持民间艺术原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借鉴了国外电视节目的创作模式,同时又结合本土文化特点,既适合中国观众胃口,又令人耳目一新,获得好声一片。这反映出

①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③提高文化创造力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继承传统文化需要推陈出新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汉字书写大赛》和河南卫视热播的《汉字英雄》之所以能创下很高的收视率,引发了亿万华人的欢迎和热捧,是因为揭示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大激发了华人的民族自尊心,也燃起了亿万华人助力汉字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这说明了

A.汉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成就显著

C.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D.汉字的独特魅力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学习中文,孔子学院越来越受欢迎,是中国文化升温的表现。在这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是中国梦的国际感召力不断汇聚,是国家硬实力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提升。这主要表明了

A.文化的升温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B.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越受欢迎

C.中华文化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文化      

D.国家的发展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的现状。从2013年起,山东省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以“民俗馆”“乡情展”的形式,记录乡村的沿革和变迁。山东省的做法有利于

①为农村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②维护城市和乡村文明的多样性

③促进城市和乡村文化趋于融合           ④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移动技术伴着时代浪潮,深刻地改变着社会面貌。三、四十年前人们不曾想过拥有“数字生活”,而如今“微时代”的印记已悄然烙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我们回望曾经的生活片段,不难发现,人们的交流渠道、生活习惯、娱乐方式已然发生惊人的变化。这说明

①科技的发展改变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②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移动技术的发展有利传统习俗的继承  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是无形的渐变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自2007年第一只“大黄鸭”诞生起,“鸭爸爸”霍夫曼带着他的作品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发,先后造访了十多个国家,“大黄鸭”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霍夫曼曾表示身处快节奏时代的人们渴求简单、快乐,是“大黄鸭”走红的原因之一。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一定的文化现象折射一定的社会生活状况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传承性 

④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201392426日,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召开,近5000名海内外华商领袖齐聚成都,以“中国发展华商机遇”为主题,探讨在新的经济格局下,世界华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都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熊猫故乡”和“美食之乡”的美誉,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成都举办世界华商大会,有助于推动全球华商了解中国发展新机遇、了解西部发展新成果,推动更多的华商能够在四川投资创业,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

材料二 世界华商大会一直以“在商言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华人商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华商群体与经济联系最密切、与市场联系最密切,哪里有商机,就会到哪里去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让华商们形成了“抓住中国机遇,合作凝聚力量”的共识。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举办世界华商大会对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9分)

材料三  2013年9月26日晚7:30—20:40举行的闭幕晚宴上,成都市的文艺工作者给嘉宾们献上精彩的文艺表演。其中,川剧由于有深厚的生活根基,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等特点,加上演员们表演了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等绝技,让观众们叹为观止、印象深刻。

材料四  川剧作为巴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具有自身独特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的戏剧表演剧种。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不但没有能够一展风貌,反而逐渐走向萧条。导致其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剧团体制原因,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和人才的流失,剧目创作和演出内容与审美需求、时代主题脱节,缺乏优秀的戏剧剧本创作,“文革”所导致的文化断层使观众与戏曲艺术及对戏曲审美的脱节,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化观念的侵入对川剧的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等。

2)结合材料三、四,请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相关知识,为川剧实现新的发展出谋划策。(16分)

材料五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有天师洞、祖师殿、圆明宫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另外道家音乐、道家武术和气功、道教文学艺术、道教工艺品等也独具魅力。还有,以青城山的古琴曲《流水》为代表的古琴艺术2005年列入世界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每年的正月初九日玉皇圣诞、二月十五日的老君会,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会,五月初五日的天师会,腊月二十二日的重阳祖师圣诞。还有,每年的罗天大醮、祈祷世界和平护国佑民法会、祀福法会、传戒法会等道教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了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

3)结合材料五,请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道教文化。(9分)

材料六 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的来访嘉宾还参观了“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从地震遗址中搜集的各种因地震而被损坏的物品,以及抗震抢险人员穿过的衣服和使用过的物品。一位嘉宾在参观后感叹道:“这些物品是那么的普通而又不平凡,它们沾染着灾区人民的泪水,它们浸透着救灾人员的血汗。这些物品就像一面澄净的铜镜,映照出中国政府抗震救灾、帮助灾区人民重塑信心、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决心,映照出全国人民与灾区百姓群众心脉相系、同舟共济的真心,这是在灾难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4)结合材料六,请你谈谈我们当前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10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观看电影和心上戏曲是人们闲暇时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戏曲起源于民间,它保存着地方语言和世俗风情,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戏曲和剧种都是世界级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强保护。目前,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虽有升温,但仍存困境:有些剧目一直沿袭传统的表演技法,形式刻板,缺乏吸引力;快节奏的生活和丰富绚丽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年轻人离传统的戏曲越来越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保护的原因。(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