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据悉,2013年高考,大学招生第一志愿报哲学系的学生极少,很多同学都是被“调剂”到哲学系的……不少人感到困惑,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上述困惑的存在说明,人们没有认识到

①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 

②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时代具有巨大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这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国务院会议强调,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做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既要“稳”,也要“进”。稳中求进体现了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B它可以被人的感官感知

C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们不能掌握它,只能服从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2012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发现,专门的成熟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科学家通过对人体细胞的重新编程,创造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某些生物体的成长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③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规律一旦被科学研究发现,便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记录大脑高级活动的系统,目的是帮助心理学家通过脑活动的电子图像确认做梦人的梦中情形。通过大脑的活动了解梦中的情形,说明梦作为一种意识   

A是人脑的机能     B其内容源于人脑

C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D其形式是客观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3年6月9日,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络版宣布,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大基因研究院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历时5年,成功破译鸭基因组序列,并发现其体内应对禽流感病毒的多项免疫机制。该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③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④意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无止境的。因此,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没有必要怀疑自然资源的潜在力量。上述观点

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B片面强调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C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果遇到不舒服的事可以学着看电影,让电影治愈你。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上述说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 。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绪活动过久,超过人的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

①外部刺激是导致情绪变化、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健康状况因“七情”变化超越一定限度而向其对立面转化 

③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七情”是否成为致病因素是由主体因素的调适能力决定的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这一论述表明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意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3年3月21日,欧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幅图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验证了宇宙标准模型,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与现有宇宙理论假说的不同之处,科学家据此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新认识。这说明

①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②太空探测器具有复原宇宙演变历史的思维机能  

③认识正确与否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  

④理论假说会把人类的认识活动引向歧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科学家们发现嗜热四膜虫这种单细胞生物有7种性别,尽管已经50多年,但研究人员最近才了解到每个细胞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这有助于科学家对DNA重组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漫画《关键时刻》中两位主人公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①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只承认事物之间的现象联系,否认之间的本质联系 

③是静止地看问题的体现        

④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仅17%的小学生经常运动。由于青少年体质虚弱一般不直接表现为各种病症,因此很容易忽视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但这会埋下隐患,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身。这体现了 

A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本质联系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C既要看到眼前的联系,也不要忽视长远的联系

D任何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都是不可改变的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陨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各球队无不在队员出场顺序和阵型上费尽心机,以求排出最佳阵容,使队员的优势得以最大发挥,最终战胜对手。这表明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出现晚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

B从来好事天生险,自古瓜儿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D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美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区别根据是

A研究的需要                          B权威者的规定

C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矛盾特殊性          D事物的共同本质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      

B在复杂事物中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

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D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医生让一位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橘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位病人的错误在于

A承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的存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是

A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B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门会为你开启。这一谚语符合

A二元论          B两点论          C实践论         D重点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6分)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4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几种形态?(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8分)

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2分)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达简练。14分)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

提出

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十六大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

十七届六中全会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十八大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综合探究(要求根据题目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12分)

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校高二(3)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蕴含多重寓意,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成因

主要污染物

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汽车尾气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业污染排放

其他

注: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1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