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a点到b点之间,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会超过名义购买力 ②图中b点到c点之间,是严重通货膨胀 ③图中c点时,企业一般会扩大生产 ④图中d点时,中国工商银行应制定稳健的货币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
| 2. 难度:中等 | |
|
2013年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要加快推进房地产税扩大试点,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②“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说明房产税属于所得税 ③这是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进行经济调节的体现 ④这是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进行经济调节的体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2013年以来比特币(注:跟腾讯公司的Q币类似,可以在网上任意购买虚拟装备,也可以购买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其价格一路攀升,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说:“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但是,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这说明: ①金融创新必须以制定规则为前提 ②比特币在特定情况下具有货币的某些职能 ③比特币只能在我国国内流通使用 ④比特币的使用是公民个人的经济行为 A. 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下列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的举措是: ①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依靠扩大粮食进口 ②依靠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③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要用最严格的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④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上海各区县致力社区自治探索,取得不少进展。静安区通过对居委会“放权”、“增能”、“减负”,赋予居委会自治能量,让居民共同决定社区事务;把“自治在社区”纳入全区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区自治途径,并形成了一系列推进社区自治的制度保障。这些做法: ①能调动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②能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③说明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④能提高居委会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3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国家审计署时强调,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地位是宪法确立的,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促进廉洁、俭朴、法治政府建设,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坚决清除侵蚀公共利益的“蛀虫”。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②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成为公共资金的“守护者” ③审计部门要履行好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 ④行政系内部的监督是重要的监督形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而北极地区、北冰洋不可能只属于几个国家,应该由全人类共享、共建、共治。对这样一个国际区域的和平开发必然需要各国: ①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③以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各自外交活动的立足点 ④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中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元青花的特点表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④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在大学风靡一时的“慕课”今年走进了上海中小学,所谓慕课(M00C),通俗地说,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种新型的课程模式优点在于 ①立足于联系的普遍性,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②充分发挥了网络的特殊性,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 ③发挥了新科技的优越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④体现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脸是人体最奇妙的部分,虽然只有眼、嘴、鼻等几个器官,但大小、组合方式、位置的不同,却能变化出千姿百态的脸。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颚骨高度都相等。这表明: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绘画创作要从艺术原则出发 ④事物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来随航天发展涌现的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重力仅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克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传变异。科学家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品系),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升级而造福人类。材料表明: A. 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 意识的能动性突破了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联系 C. 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改变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D. 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
|
| 12. 难度:中等 |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②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工作出发点 ④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②③
|
|
| 13. 难度:困难 | ||||||||||||||||||||||
|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年——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增长率情况
注:我国人均粮食只有390kg,远远低于美国的840kg,西欧的450kg;未来十年,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升级将带动粮食消费逐年提高,我国粮食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寿国际历史消费刚性增长、产量波动性提高、总量供需矛盾,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材料二 2014 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和服务,搞好粮食储备调节。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党和政府应如何保障粮食安全。(12分) 材料三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我国西部某农业大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耐寒抗倒伏的优良品种;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治理土地污染;通过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通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促进科学生产等措施,实现了 2013 年秋粮的丰收,实现了粮食——“十连增”。 (2)合结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科技在促进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10分)
|
||||||||||||||||||||||
| 14. 难度:困难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10分) (3)很多农民认为,下大雨就会把农作物上化学农药冲刷干净,不会损害人的健康。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需要说服农民改变观念,逐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增加使用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对此,请你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4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