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月30日,罕见的龙卷风袭击了美国南部地区,导致2人丧生, 房屋和商店倒塌,树木和电线被吹倒。面对灾难,有的人求上帝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
|
| 2. 难度:中等 | |
|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 ②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③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若在理上看,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熹的这一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
|
| 4.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正确地揭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
|
| 5. 难度:中等 | |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3年6月11日,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月20日,神十航天员成功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全国有6000万名中小学生收看了来自太空的直播,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了在失重环境下的简单物理现象,也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进行太空授课的国家。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论的道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
| 7. 难度:中等 | |
|
神舟十号飞船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从哲学上看,建设航天强国要求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重视正确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是带有主体差别性的 ③意识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客观世界的观念活动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2012年11月23日,我国官方证实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成功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在研制歼-15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克服了电磁兼容等难题,对舰载机的性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弥补了我国航空舰载机的空白。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变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
|
| 10. 难度:中等 | |
|
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和弓木,二者配合才能取出火来。同时,在取火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 这告诉我们 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④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十八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写入了党章。这说明 A.真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的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
| 12. 难度:中等 | |
|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 年的印刷术、1750 年的蒸汽机、1950 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 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
| 13. 难度:简单 | |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的观点 ④辩证否定观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量的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
| 15. 难度:中等 | |
|
面对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现状,我们应推动微博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D.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揭示事物的性质
|
|
| 16. 难度:中等 | |
|
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局部离不开整体 C.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 17. 难度:中等 | |
|
绿色GDP的核心就是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一条腿短,一条腿长”,决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材料体现了 ①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手机依赖症”,沉迷于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一种“遗失的美好”。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D.新事物成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
|
| 21. 难度:中等 | |
|
一些地方“送教下乡”、“送书下乡”,送的书是家电维修、房屋装修、养生美容,农民想得到的都是种植、养殖一类的书,农民只能望书兴叹。这说明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 ④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中国好声音》爆红原因之一,是成功引进了荷兰选秀节目“The Voice”的模式,并将其与中国人重感情和家庭的特点相结合,巧妙讲述歌手的故事和情感,点燃了中国老百姓每个人心中的音乐梦想。从哲学角度看,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队伍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但在局部地区也发生了一系列较严重的腐败事件,老百姓议论纷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腐败蔓延将导致亡党亡国,因此必须把整顿干部队伍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 B.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不要在意腐败现象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腐败现象只是党的干部队伍的支流,所以不必过于关注
|
|
| 24. 难度:中等 | |
|
党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种“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 ①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化目标 ②大胆质疑,否定一切,克服前进过程中的障碍 ③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④一分为二,权衡利弊,善于看清形势抓住主流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
| 25.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0月12日,中国高速铁路展在曼谷开幕,李克强总理向泰国总理英拉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建设成就和竞争优势。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 26. 难度:中等 | |
|
新修订案的《劳动合同法》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针对在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修改,重点修改有关劳务派遣的内容。这表明了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法律思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27. 难度:中等 | |
|
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严格规范劳务派遣,对维护广大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
| 28. 难度:中等 | |
|
“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 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 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要把握现象,也要把握本质 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9. 难度:中等 | |
|
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往往会因人而异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才有意义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
|
| 30. 难度:中等 | |
|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本来与妻子定于21日结婚的成都军区某部队军人卓佳20日接到部队命令,立即归队待命,随时可能奔赴地震灾区现场进行救援。21日中午,新娘陈静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完成了“一个人的婚礼”。卓佳:服从命令是军人必须具备的品质,特别是在重大灾难面前,更要第一时间按照指令行动。虽然内心有矛盾,但为人民服务是军人的职责和本能。卓佳、陈静的事迹告诉我们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牺牲个人利益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
|
| 31. 难度:困难 | |
|
材料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断奋斗的历史。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材料二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应该怎么做呢?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总结:实现中国梦,需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需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6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梦?(6分)
|
|
| 32. 难度:困难 | |
|
截至201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正式实施四周年。四年来,《食品安全法》在媒体曝光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发现的使用非食用物质和超限量标准、超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等违法行为,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了打击。但是“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 结合材料,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食品生产企业应怎样承担社会责任。(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