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都是由文人创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人民斗志提供了重要基地。这表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我们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

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 

③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支持,消除文化差异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新作风。这表明

A.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在不断发展             D.教育在文化继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对于中国人来说,随礼是人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名目繁多的酒席操办,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使家庭苦不堪言,再次引起官方的关注。下列关于“随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

B.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情感表达

C.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或者完全抛弃

D.随礼应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并适时调整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表示,我国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以丰富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更多了解,促进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世界各国能够了解一个真实的、积极发展的、倡导世界和平的中国。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

A.传播中华文化,消除文化差异    B.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渗透力

C.汲取世界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D.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中。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在不断发展      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孔子第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孔垂长带领台湾儒学专家董金裕等,在山东图书馆报告厅与家乡父老一起畅谈当代儒学发展。你认为对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正确做法是

①重视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全面继承,大力弘扬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备受全球华人华侨瞩目。该晚会融进了客家元素,体现了岭南风采,展现了客家风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31027河南省汴梁17中小学举行了弘扬民族精神、创建和谐校园知识竞赛。该活动诠释了团结进取、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优秀品格,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之所以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民族综合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针对生活和网络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我们之所以要尊重汉字、重视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比其他任何一种文字都更优秀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有

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凑足一撮人就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热议。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社会管理问题,还是公民文明素质问题。这需要我们

A勇于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B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C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D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310月,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3127日至8日,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举行。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促进孔子学院事业发展 共同谱写中外人文交流的新篇章》的主旨演讲,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我们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

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  

③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之处,消除文化差异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31210日,首届南昌市“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正式筹备开锣,冠军队伍将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了大批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说明

A.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B.大众传媒在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中起根本性作用

C.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其物质载体的形式

D.时尚文化的价值大于传统文化的价值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013129日,陕西省正式启动了“黄帝陵祭典”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对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

③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

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

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比其它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星光大道》、《春晚总动员》等电视节目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正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齐鲁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如果你参与“实施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研讨会,需要拟定一份发言提纲,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抓住机遇,加速融合,占领国外文化市场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改造提升齐鲁文化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D.立足特色,相互尊重,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显著。截至2012年底,全国3076个公共图书馆、3301文化馆4057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 的文化素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分析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4分)

材料二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文化教育与媒体支出540.54亿元,增长9.3%。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6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材料一  中国的文化早就有兼取众长以为己美的优良传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宗教为例:在中国的许多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佛教之所以能够彻底中国化,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宽宏包容;而基督教传入中国,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家庭关系,反而接受了中国的祭礼仪典。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这一特点?

材料二  当前我国的电视荧屏色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有些电视节目出现了低俗化、庸俗化倾向;嘉宾制造假身份、恶意嘲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和言论传播……为净化电视荧屏传播正能量,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广电总局近年多次出手整顿电视荧屏。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家应该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131218,“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此次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评选网络正面典型,更好地宣传山东的先进典型人物,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和“四德工程”深入开展。

材料二 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常常面临一些道德冲突,遭遇到世俗功利与良心道德的“两难选择”。2013年度感动山东网络任务以实际行动,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有网友评论,“爱心和责任是可以感染的,从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到济南大客车司机宋洋,再到潍坊司机宋丰升,爱心在延续,责任在坚守,希望整个社会都被正能量所充斥。”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举办“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们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