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高中政治(新课标)二轮提升专题升级训练3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老王是一位农民,承包了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2万元。农闲时炒股,有时收入也能有2万元。老王的妻子在一家大型超市入股,月分红3 000元。老王的儿子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3 500元。下列对老王一家人的收入的正确认识是(  )

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炒股的收入属于按知识要素分配 

在大型超市入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根据凯恩斯理论: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这一曲线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应该(  )

满分5 manfen5.com

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关于效率与公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效率是第一位的,公平是第二位的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

C.效率是维护公平的保证,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物质前提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下列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加快发展生产力,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0.20的平均高度,迅速扩大到目前的0.447,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的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列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民收入

B.创造条件保障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C.强化税收调节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健全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表是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政府收入

企业收入

居民收入

1995

24.25%

9.88%

65.87%

2010

30.48%

15.82%

53.35%

上表数据表明,我国要更好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必须(  )

A.提高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B.使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脱钩

C.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D.在再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税制改革。下列关于税制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

A.资源税改革——促进生产专业化,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B.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减轻相关企业税负,促进服务业发展

C.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社会分工

D.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能调节企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的投资需求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3.5%左右,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左右。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降低利率水平鼓励信贷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收入预期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江苏十二五规划启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通过七年的努力,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 100,十一五末增长65.6%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

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省对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作出相应调整。图为该省劳动力供求状况,W表示工资,L表示劳动力,D表示劳动力需求曲线,S表示劳动力供给曲线,DS曲线相交于点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从点P0P1,则可能将有大量劳动力涌入 

从点P0P2,则可能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 

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P1,可能引起劳动力过剩 

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P2,原因是劳动力过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为刺激经济发展,我国从20133月到11月的每月10日都将发售一次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国债。国债的增发将(  )

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从而实现我国财政收支平衡 

有利于我国居民通过稳健的投资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 

有利于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总量

519 322

24 565

7 917

比上年增幅

7.8%

9.6%

10.7%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并针对反映的经济信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政治学依据。(10)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目前,全国多地正在积极筹划地方版的收入倍增计划。

满分5 manfen5.com

1 十六大以来历年GDP总量及其增长情况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2 十六大以来历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数据国家统计局)

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能够使民众具有更强的购买力?某国为推动其本国经济的发展,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概括起来有两个:一是从总量上,通过增加就业,迅速将国民收入增加一倍,并显著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二是在收入分配结构上,不断缩小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在生活水平和收入上的差距。

(1)1、图2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10)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某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对我国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借鉴意义。(12)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