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培育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想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 A.保证公有资产在所有地域和行业都占主体地位 B.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 C.缩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
|
|
| 2. 难度:中等 | |
|
以股权融资的方式换取民间资本投资,无论对解决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债务问题,还是对中国铁路的深化改革,都是较理想的方式。为此,铁路部门将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民间资本的引入( )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意味着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被取消 ③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为铁路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市场元素 ④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其主体地位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③
|
|
| 3. 难度:中等 | |
|
统计显示,我国涉及工商登记的前置行政许可(审批)有100多项,个体户拿营业执照,需要经过道道门槛;并且各部门制定行业管理法,普遍借鉴国际标准,标准偏高偏严。减少和降低个体户领取营业执照的门槛很重要,因为个体经济( ) A.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C.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D.在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
| 4. 难度:中等 | |
|
2012年我国入选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数量达到42家,是十年前的7倍,但多数央企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为此,中央企业应( ) ①遵循价值规律,不断深化改革 ②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③促使自身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在“微经济时代”,众多小微企业对经济的总体贡献将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个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远远超过政府投资的作用,而当前我国以上两大主体的处境都不容乐观。这启示我们,在“微经济时代”要( ) A.摆脱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B.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C.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居民个人收入 D.改革企业组织形式,转变个人消费观念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3年,苹果公司被媒体曝光其在华售后服务存在双重标准后,公开向中国消费者致歉,并调整了售后服务政策。可见( ) A.媒体曝光是消费者维权的主要方式 B.企业应诚信经营,注重信誉和形象 C.国家应对外资企业执行更严格的标准 D.企业要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图L代表劳动量,P代表效益。它启示我们要( )
A.保障有效供给,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B.强化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力投入 D.减少物质资源消耗,重视科技和管理创新
|
|
| 8. 难度:中等 | |
|
史蒂夫·乔布斯有句名言:“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这对企业经营者的启示是( ) ①不要盲目跟风 ②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取得成功 ③要树立绿色消费观 ④要勇于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③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其主要原因包括企业产业层次低、工人工资低且劳动强度大、工人权益无法保障等。民营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正确做法是( ) A.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B.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务市场需要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D.关注工人利益诉求,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
| 10. 难度:中等 | |
|
农民工讨薪难的现象,使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 ) ①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 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使劳动者提高竞争意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下图反映了我国2000~2030年劳动人口的变化情况。要解决图表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扩大就业 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④要大力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能力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
|
| 12. 难度:中等 | |
|
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实现三个“共享的机会”,必须( )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④实现人民同步富裕,满足人民各种需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减轻空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压力,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材料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8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某校高三(11)班学生针对用工荒、就业难等热门问题,进行了研究型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的资料,请你一同参与探讨。 话题一:在市场调查中同学们发现“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供给结构中第二代农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弱化。 (1)有人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的合理性。(10分) 话题二:在省政府的文件中,同学们查到:“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增强劳动者的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2)请你结合该省解决农民就业的措施,为推进农民工就业,提出自己的建议。(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