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
|
| 2. 难度:中等 | |
|
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②构建和谐社会 ③农村社会的稳定 ④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要求农民必须建设别墅式新农村。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该镇政府的做法( )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找到了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
|
| 5. 难度:中等 | |
|
近日,国务院要求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看,努力探索这一新路子是为了( ) A.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B.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C.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D.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说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要做到( )
①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 ④建立企业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中国是稀土出口大国,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90%以上,但由于我国处于产业链低端,加上无序竞争,稀土出口价格极低。以下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建议中,合理的是( ) A.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同行竞争 B.提高销售价格,减少国际需求 C.运用行政手段,严格禁止出口 D.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
|
|
| 8. 难度:中等 | |
|
经历了“好”与“快”的博弈、“进”与“退”的抉择,“速度深圳”选择了割舍,不再以GDP论英雄,注重民生净福利,注重公民的文化权利,“速度深圳”矢志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演变。为推动上述演变需要政府( ) ①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更加重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③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④重视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的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 A.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
| 10.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地区形成新的蔗糖产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事例表明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有关部门将加快立法进程,研究起草循环经济法,并抓紧制定相关专项法规。我国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 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举措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④有利于不断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
| 12. 难度:中等 | |
|
广东是海洋大省,海洋经济总量连续11年居全国沿海省首位。但是,盲目扩张、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值得关注。为此应当( ) ①严禁使用海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②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海洋开发模式 ③完善扶持政策,推进人与海洋和谐共处 ④壮大人才队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 下表为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在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各部门掀起学习热潮。某省在学习中强调:深入贯彻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就要着力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提升“861”行动计划,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同时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1)请分析材料一、材料二蕴含的经济信息。(10分) (2)请你针对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说明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该省是怎样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8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中,在引进项目的时候,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材料二 下表为A市2008—2010年能耗与排放状况。
注:该市2008—2010年GDP同比增长9%~12%。 (1)结合材料一说明,A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要求。(1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A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简要评价。(10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