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目前,京津两大都市人均GDP均超过5000美元,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需求大幅度提升。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之后,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说明( ) A.旅游消费盛行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 B.旅游消费属于实物消费 C.“旅游热”是超前消费的表现 D.旅游消费属于生存消费
|
|
| 2. 难度:中等 | |
|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物价总水平降低,意味着( ) A.居民收入减少 B.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 C.居民购买力普遍降低 D.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
|
|
| 3. 难度:中等 | |
|
为了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率,2012年我国政府加强对关系广大居民生活的价格的监控,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多种商品价格涨跌幅度过大的问题。我国政府这一决策的依据是( ) A.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影响现实的消费 B.价格必须体现价值,不能偏离价值 C.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D.价格的变化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
|
|
| 4. 难度:中等 | |
|
为避免保姆“说走就走”,上海家政业将推广保姆员工制,就是让保姆成为家政公司派驻雇主家中的员工,形成固定的聘用关系和稳定的薪酬制度。家庭雇保姆属于( ) A.有形商品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劳务消费 D.精神生活消费
|
|
| 5. 难度:中等 | |
|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了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我国开始启用新的CPI统计方案,新的CPI统计方案仍然涉及8大类商品,但食品类商品在CPI统计中的权重下降,而居住、教育等项目的权重有所提高。这一调整( ) A.有利于压低CPI涨幅,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B.说明我国居民食品类消费总支出减少 C.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D.说明发展资料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最基本的消费
|
|
| 7. 难度:中等 | |
|
如今出门,汽车、普通火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任君选择。其中“性价比”是影响乘客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
|
| 8. 难度:中等 | |
|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这个故事启发商家要善于利用消费者的( )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
|
|
| 9. 难度:中等 | |
|
当代大学生几乎都已经习惯于刷卡消费,结果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了“卡奴”。要改变漫画中的生活状况,就应该(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随着绿色潮流的不断高涨,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出现变化,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据此回答小题。 1.在食品消费上,绿色无公害、放心食品备受青睐;在家电选择上,环保、节能成为首选。这说明人们逐渐认识到( ) A.家庭消费应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适度消费 B.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C.应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做理智的消费者,提倡消费的科学性 D.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 2.走进商场,发现许多商品的包装上都有这样的字样:饮料“不加任何防腐剂”,大米“不施化肥、农药”,面粉“不含增白剂”等,以让消费者放心购物。这表明消费者的消费观是(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中华民族“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确实是民族的美德,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引导广大居民怎样把传统观念与改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提倡贷款消费,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 ) ①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会稳步增长 ②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贷款可能会减免 ③转变消费观念,克服“无债一身轻”的思维定势 ④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敢于负债消费、贷款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材料二 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6分)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2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500~1000元的占42.9%,2000元以上的占11.7%。他们的生活费主要靠父母给的占55.1%,自己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获得的占30.5%。他们的消费结构是,生活费占37.8%,服装和日常生活占23.8%,娱乐、上网占15.9%,学习占12.3%,恋爱占4.3%;在日常购物方面,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 材料二 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联系实际,指出应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16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