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名师知识点总结专练: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      C主观能动性     D.自觉选择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3817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其实施方案对未来8年中国宽带发展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说明。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

A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动创造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3819《中国科技报》报道细胞的正常基因出现突变并不断积累会导致癌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调查与30种癌症有关的基因突变发现了会导致癌变的22种基因变异模式。材料主要表明(  )

A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的基础是变动不居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科学家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  )

A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活动模拟器建造的如期成功

B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活动模拟器的直接动力

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

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活动模拟器”发展的源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雷雨天气里可以用手机吗?实验证明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打电话、玩微信都没问题其危险性基本可以忽略但是有电线连接的那些电器设备的危险性比手机要大。这说明了(  )

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规律

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去认识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3818中国神舟十号搭载茶叶种子返回交接仪式暨福建(武夷山)航天茶叶育种基地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见证航天科技、助力产业升级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时刻。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长期放置,其色香味形等都会变差。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情况说明(  )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漫画说明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满分5 manfen5.com

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我们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探索。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这个过程体现了(  )

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可以摆脱客观对象的束缚 

②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③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适应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循环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百感交集        C千虑一得      D.三人成虎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进行第六版的编纂工作。与以往不同这次编纂不再参考过去的问题和答案所有问题都将根据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进行重新设置,很多问题也将有新的答案或不再有标准答案。上述思路是基于(  )

A物质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B运动的绝对性很多事物是不能正确认识的

C实践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认识的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贯穿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省、令人惊喜。

【美丽中国促进农民增收】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A省农民收入结构中各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美丽中国呼唤生态文明】

(2)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运用公民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你将如何参与?

【美丽中国爱国之传承】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诗在这部史诗中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提出的公而忘私戚继光率军抗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定要固守传统文化。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上述同学的观点。

【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

十八大再次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下表是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进程。

战略构想

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十六大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部署文化强国战略

十八大

增强文化软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依据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遍海内外。

材料一 中国梦是拓展中国道路的目标导向是汇聚精神力量的最终归宿。中国梦蕴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标明了价值理想。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汇合点,为形成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磅礴力量提供了聚焦点,是当代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材料二 8182013年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体采访广大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国梦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梦为什么是当代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