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陕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这句话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优秀文化推动政治进步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文化”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多次出现。这里的文化

A.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是指纯自然的东西

C.是指人类人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全部成果

D.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微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  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地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成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作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我们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当以传承

C.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揭晓,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设计融合了亚洲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岭南文化元素。亚运会会徽在今后将会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D.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在国内,也有大量的“哈韩族”。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廉等的张扬,正是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

①传统礼仪道德的精华部分应该得到继承、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体现时代精神

④必须用传统礼仪道德规范影视剧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奥运泳馆“水立方”以及奥运中心“鸟巢”的设计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篇《论诗》道出了文化发展和规律——不断创新,永无止境。要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名言强调了

A.知识的重要性                     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知识力量是巨大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章。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格,这体现了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文化多恣多彩的魅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千手观音》之所以火爆,就在于它的创新。它优美的造型、流畅的舞蹈、艳丽的服装都独具匠心。这表说明

A.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方的“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荡,既催生了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A.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B.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每一次思想运动都促进了文化的向前发展

D.文化运动也同样影响了思想运动的开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表明

A.文化创新来自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有关研究发现,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一批文化家、诗人、画家。这说明

A.每次社会变革,都会出现一批聪明的文人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首届“创造新的文化遗产”论坛指出,“我们应站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遗产。如《亮剑》《闯关东》《士兵突击》《中国地》等原创作品的热播就突出了‘新’”。这里突出强调“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文化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一部受到观众热切追捧、描写草根生活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从生活细微之处诠释家庭生活中最朴实、最纯粹的幸福观。它告诉人们,幸福是知足、宽容和感悟,幸福就在身边。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在于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10年7月30日上午,力学之父钱伟长逝世,“三钱”时代成历史回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钱”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凝练,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说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好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季羡林先生不仅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以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给国人留下了无穷的人格魅力财富。从季羡林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A.立足社会主义实践和不断追求文化创新的统一

B.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C.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承接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电影、电视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⑨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民间艺术的最大特点是雅俗共赏,群众参与性强,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易于接受。群众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启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A.坚持先进方向,奏响文化主旋律            B.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C.改造传统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D.面向广大人民,着眼于人民的需求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面向出口的加工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劳动能力强、经济回报高等特点,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

    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观察和估量文化产业的意义,就过于狭窄和浅陋了”。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考量文化产业的意义。(10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漫画大国,动漫产业是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原来只是闲暇时消遣的漫画,正飞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日本漫画除了有催人奋进的精华外,也存在着暴力、色情等糟粕,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材料二  当前国内动漫人才缺乏富有创意的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动漫发展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动漫游戏人才,在设计时强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在游戏中运用水墨动画,鼓励学生尽量把中国传统的东西赋予到比较流行的东西上去,做到既时尚又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由于结合了东西方的成功经验,动画学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0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10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靠改革创新这个生命线,选择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文化元素多样、发展基础较好的开封、登封等八个市县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集聚,以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突破。为充分利用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新步伐。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开展中原文化宝岛行、澳洲行、欧洲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文化大交流、经贸大合作。紧贴人民群众这个需求线,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河南省是如何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