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一个手工者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A.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成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设计》一书中提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

①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活火组成的

③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

④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③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④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常吉高速公路地处大湘西山区,穿山越水跨沟壑,隧道和桥梁数量与里程在湖南高速公路中位居第一,其中特大、大、中桥及分离式立交桥等各式桥梁169座,单幅长度共计28.211公里;隧道36座,单洞长度达41.734公里。它的开通说明

①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为前提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必须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的争论,在哲学和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已经持续了千百年。2012年7月15日,英国科学家宣称已经破解了这个一直困扰着人类的谜题,他们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只有先有了鸡,才能够有第一个蛋的产生。上述材料说明

A.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斗争而存在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物质世界的发展总是超出人的意识之外   

D.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说明了

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长8%,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居各省区市之尾。倒数第一,是北京精心备考、主动站位的结果。制定“十二五”规划,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地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这是北京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GDP虽然减速了,但人民的幸福感却增强了。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计划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决定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当人们为公开PM2.5数据而振奋时,对科学家们而言,现实的困难正横亘在眼前——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质量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而得到准确且被广泛认可的观测数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由于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异

④实践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来源与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回答题。

1.陨石坠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1年11月11日被认为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巧合”。韩国人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婴儿争取到一个特别吉利的身份证号“111111”,选择在11月11日进行剖腹产的孕妇人数比往年增加20%。美国还有一些好事者和激进论坛“11/1l/11”是世界末日。人们赋予一个日期不同的含义,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想象的联系可以代替事物固有的联系

B.人们基于主观目的可以创造多种联系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某种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熵定律”表明

A.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1年发生的“7•23”甬温线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给我们的高速铁路发展敲响了警钟,但这阻挡不了我国高铁前进的步伐。未来30年,仍是我国高铁发展的黄金期。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南大生命科学院课题组新发现:稻米中一些微小RNA(核糖核酸)经过烹饪、咀嚼、消化后,仍能“活着”进入动物体内,它可以调控人类的基因,从而改变人类的生理功能,让人更容易得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疾病。这说明了

A.世界是变化的            B.发展是普遍的

C.联系是多样的            D.真理是永恒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量的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我国已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穴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整体功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D.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温家宝说:“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来自《诗经》,一句来自《诗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温家宝引用的这两句话是强调

A.要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C.朝代的兴亡是一个历史规律          D.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2009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了50%,被国际友人赞为“全球经济迷雾的灯塔”。继“保增长”之后,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增长”的目标,强调2010年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当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鼓励国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他激励国人“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的时候,他告诫国人“胜非为难,持之为难”。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谈谈你对温家宝引用的三句名言的认识。(9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对“细节决定成败”这个观点进行评析。(11分)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由于胚胎干细胞在医学应用上存在着免疫排斥以及伦理窘境等壁垒,科学家们努力尝试寻找其他途径代替胚胎干细胞。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与他的研究团队通过诱导人体表皮细胞实验,成功培育出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助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发现,更新了人们认为细胞的命运不可逆转的观念。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山中伸弥因在细胞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2分)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一些地方“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情况屡见不鲜,着手解决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生态文明,但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这是一个亮点,将有利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9分)

(2)运用发展的观点,就如何开展低碳生活、推进生态文明,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