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最近一项针对上海植物的科普调查显示,上海原生植物中有290种可能已经消失,而外来植物种类从原来的279种增长到现在的367种,这与原生环境的破坏、发达的交通运输及频繁的人口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保护上海现有生态系统,维持原生植物种类的正常繁衍,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已刻不容缓。材料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愿望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是复杂多样的,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应该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
| 2. 难度:中等 | |
|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在异地工作时间的增加,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漫画《异地高考》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D.正确的价值选择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
|
| 3. 难度:中等 | |
|
2013年6月11日,我国神州十号发射成功,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使我国航天技术再上新台阶。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之一,突破和掌握这一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
| 4. 难度:中等 | |
|
在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器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的强度相等,这样机器零件的各个部分才会达到同等的使用寿命,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等强原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部分构成整体,部分决定整体 D.必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
| 5. 难度:中等 | |
|
顶层设计这一概念来自于“系统工程学”,其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今天已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现阶段,党和政府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推进改革,必须 ① 立足整体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 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④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
|
| 7. 难度:中等 | |
|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 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
|
|
| 8. 难度:中等 | |
| 9. 难度:中等 | |
|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年十分不幸,贫穷、饥饿、别人的侮辱时时伴随着他。当他满怀希望成为一名歌手时,嗓子坏了,但他没有萎靡不振,而是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事例启示人们 ①没有人希望在人生道路上直线前进,一帆风顺 ②既要对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念,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③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人生发展的基本过程 ④挫折和逆境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往一匹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倘若继续一根一根地添加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马身上后,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就是“稻草效应”。“稻草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①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无形的量变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毛泽东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鲁迅也曾经说过,“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②可以以一时的强弱、大小和是否成熟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③新事物始终表现为弱小的特征和属性 ④要正确对待新事物,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如果要给右图漫画加一个哲学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实践决定认识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D.部分不能取代整体
|
|
| 13. 难度:中等 | |
|
“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歌德的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
|
| 14. 难度:中等 | |
|
中国、印度、日本三国都实施探月工程,但印度最大特色在于向月球表面发射撞击器;日本是探测月球的重力场;中国用微波辐射计来探测月球表面土壤的特征。这体现了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B.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
|
| 15. 难度:中等 | |
|
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
|
| 16. 难度:中等 | |
|
跌倒,你也可以在低处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下列与此观点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C.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D.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观点是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 18. 难度:中等 | |
|
鼓励中学生不断扩展知识面、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多关注社会和天下大事、学会融入社会等,成为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的方向。这启示当代中学生应该 ① 怀疑一切,与时俱进 ② 坚持辩证否定观,学会“扬弃” ③ 做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④ 敢于否定一切,善于打破旧观念 A. 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透过汪国真的诗句,我们从中体会到的哲学智慧是 A.联系是普遍的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发展是永恒的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
|
|
| 20. 难度:中等 | |
|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A.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B.没有疑问的读书就不能取得进步 C.敢于怀疑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既肯定又否定是认识事物的源泉
|
|
| 21. 难度:中等 | |
|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1.8%提高到2.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将从2010年的1.7件提高到3.3件。该指标提出的依据是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C.事物有变化就有创新 D.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
|
| 22.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与右图漫画《没有用了》(改编自薛飞《无题》)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破釜沉舟 B.自毁前程 C.天无绝人之路 D.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
|
|
| 23. 难度:中等 | |
|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于骑自行车上班。自行车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被作为一种代步工具,骑自行车还能“骑”出健康,“骑”出个性和时尚。人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并不“丢份儿”,反而是体现车主够年轻、够健康、够自信的时尚标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变化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推动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
|
| 24. 难度:中等 | |
|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D.社会意识有时候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
|
| 25. 难度:中等 | |
|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政治体制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关于我国的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是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革 ③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 26. 难度:中等 | |
|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的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这句话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③任何个人的成绩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④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 27. 难度:中等 | |
|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通过传说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8.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0月31日《扬州日报》一篇“宝应救人英雄不幸身亡”报道引强烈反响,上百名村民自发吊唁张志成同志。他托举生命,十年救下四位落水者。这说明 A.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品质更崇高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必须把他人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
|
| 29. 难度:中等 | |
|
对于张志成同志英勇救人的事迹,网友评论也很多。有人认为值得,应该大力提倡;有人认为不值得,不宜提倡。网民的这一争论表明 A.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应看其物质贡献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价值观是人生的积极向导,引导人们寻找人生真谛 D.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
|
| 30. 难度:中等 | |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紧密结合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
| 31. 难度:中等 | |
|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A.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差异性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
|
| 32. 难度:中等 | |
|
一种商品的广告语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广告语启示我们 A.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B.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必然抹杀人的个性发展 C.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D.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
|
| 33. 难度:中等 | |
|
材料一: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尚的象征。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开发的ipad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1)结合材料一,分析奥巴马评价“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6分) 材料二:细节决定成败。为了重新设计OS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有人评论:“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才是乔布斯的成功秘诀。”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唯物辩证法联系的知识分析乔布斯成功的秘诀。(6分)
|
|
| 34. 难度:中等 | |
|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断奋斗的历史。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6分)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个人必须努力。罗阳用生命诠释了一个航空人的报国情怀。为尽快研制成功歼-15舰载机,他带领整个研制团队没有休过一个像样的节假日,为保证舰载机在航母上成功起降,他带领研制团队长时间随舰海试,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实现了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的首次成功。他用智慧托举战鹰完美升空,他用生命圆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罗阳的先进事迹给你的启示。(6分)
|
|
| 35. 难度:中等 | |
|
材料一:国家十二五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完成需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需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目标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6分) 材料二:为进一步推进实现“十二五”规划,江苏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各市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江苏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江苏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必要性。(6分)
|
|
| 36.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0月30日,一篇《江苏财政大力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文章引起某校高二(1)班学生的关注,同学们以“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保护功臣”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 发现问题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我们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要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目前,许多地方的所谓“开发保护”,大多是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流毒所至,资源环境都被“保护”得面目全非,处处败笔。 (1)请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理解。(6分) 分析问题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部分市民表示“不管这些焚烧厂在哪里建,对当地村民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政府应该有这个机制,把应该补偿的资金补偿给村民,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项目。”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对受影响的市民予以资金补偿。(6分) 解决问题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并积极创新相关体制、政策和管理模式。2013年7月2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工作新闻发布会,江苏将投入两至三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力争通过10年时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请结合材料,为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理由。(6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