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现象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 2013年我国南方发生大面积干旱灾害 B. 2013年5月10日,中国对欧日美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C. 某校为纪念“9·18”事变,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勿忘国耻”的征文活动 D. 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
|
| 2.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有专家指出:现代人压力大,幸福感低迷,需要从中寻找新的“解毒剂”,这是《泰囧》能够雅俗共赏获得成功的原因,它体现了不同阶层对幸福感的追求.这说明 ①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②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 大众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4. 难度:中等 | |
|
2013年6月27日至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C.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
|
| 5. 难度:中等 | |
|
漫画反映的道理是:
A.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B.经济发展对人们文化素养提高没有多大关系 C.文化素养高低对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影响不大 D.物质上的富有并不意味着文化素养的提高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3年6月10日,第五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开幕,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南方人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子馅往往是甜的。这表明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A.①④ B. ②③ C.①② D.②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帐,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
|
| 8. 难度:中等 | |
|
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与俄罗斯汉学家和学习汉语的青年进行了交流,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的知名汉学家卢基扬诺夫,向习主席介绍了他们编撰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华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俄罗斯各个角落。”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
|
| 10. 难度:中等 | |
|
2013年7月月20日至8月5日,以“和谐中国,多姿多彩”为主题的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乌鲁木齐胜利举办,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舞蹈表演团体为广大观众奉上了精彩的演出,让观众品味了不同文化韵味。此次舞蹈节 ①充分再现和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③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渐趋走向融合 ④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
| 11. 难度:中等 | |
|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国内外受到热捧。一位网友说:“《舌尖上的中国》不只能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饿是因为美食,哭是因为勾起乡情。这说明传统文化 A.展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 C.符合杜会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D.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
| 12. 难度:中等 | |
|
漫画反映了我国当前微博中的现象,说明现代传媒
A.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传播,应积极发展 B.作为现代传媒工具要杜绝使用 C.微博传递信息鱼龙混杂,要提高辨别眼力 D.微博的虚拟空间内的确有一种“坏人坏事轻信症”和放大丑恶信息的惯性,应禁止使用
|
|
| 13. 难度:中等 | |
|
微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 B.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C.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D.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
|
| 14. 难度:中等 | |
|
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 15. 难度:中等 | |
|
“儒家文化”邮票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等。这些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传统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能产生深刻影响 C.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D.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
|
| 16. 难度:中等 | |
|
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中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新情况的基础上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这体现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可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
|
| 18. 难度:中等 | |
|
“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
|
| 19. 难度:中等 | |
|
“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强调了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
|
| 20. 难度:中等 | |
|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主要的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 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D.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
|
| 21. 难度:中等 | |
|
2013年国庆期间,到北京的游客,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中,都可以免费欣赏到许多展览、讲座、艺术普及课程等。在上海,“十一”黄金周期间,仅在室外举办的公益文化活动就有1018场。如果我们为上述报道设置一个标题,下列标题最合适的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运用先进传播媒介,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精神力量 D.拓展文化传播途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
|
| 22. 难度:简单 | |
|
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这表明 A.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感情的结晶 D.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
|
| 23. 难度:中等 | |
|
漫画《行之有效》主要是践行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
|
| 24. 难度:中等 | |
|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此完成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 ①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中国精神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③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华文化建设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不断丰富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25. 难度:中等 | |||||||||||
|
(12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为了进一步感受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某班同学特从网上搜索了一些做法,请你根据表列信息,将下列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依次写在试卷上。
|
|||||||||||
| 26. 难度:中等 | |
|
(10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山西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2012年,山西省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20亿元,进入全国中游水平,GDP的占比上升到3.5%。在2012年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序中,山西位居第六。山西省文化厅指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推进山西文化产业在全国崭露头角。山西文化产业的强势发展,给“煤炭山西”添加上了“文化山西”的基因。山西文化——一个比山西煤炭更富有、更有价值的“金矿”正在被开掘。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办大文化”。
|
|
| 27. 难度:中等 | |
|
(10分)中国作家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以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来源,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他的创作手法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其作品内容直抵中国农民命运的重大命题,闪烁着人性光芒,表达了全人类共同情感。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瑞典等多国文字,赢得了世界文坛的尊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莫言获奖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启示。
|
|
| 28. 难度:中等 | |||||||||
|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1周年,也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雷锋精神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为切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设计。(举二例并写出原理依据)(8分)
|
|||||||||
| 29. 难度:中等 | |
|
实践探究题(10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上述内容后,决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环境和发展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 要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4分)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6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