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这说明哲学 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 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
|
| 2. 难度:中等 | |
|
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材料说明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科研活动都是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④应该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预设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说法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
|
| 4. 难度:中等 | |
|
2013年10月7日凌晨1时15分左右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沙南岸沙埕镇登陆。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
| 5. 难度:中等 | |
|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
|
| 6. 难度:中等 | |
|
经济学家门格尔和希克斯等人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4个面包可以“无差异”,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吾心即宇宙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回答下列问题。 1.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历史性 D.科学性
|
|
| 9. 难度:中等 | |
|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①与运动相互依存 ②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④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0. 难度:中等 | |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 12.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甄嬛体”、“坑爹”、“hold住”等成为网络常见流行词。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新名词“甄嬛体”等成为网络常见的流行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从哲学的角度看,“甄嬛体”语言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
|
| 13. 难度:中等 | |
|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5. 难度:中等 | |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漫画《握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是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纯意识性活动 ④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二期”,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④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
| 19. 难度:中等 | |
|
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妙言警句是 A.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B.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C.不怕慢,就怕站 D.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
|
|
| 20. 难度:中等 | |
|
钱学森先生曾在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
| 21. 难度:中等 | |
|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获得真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地指导实践
|
|
| 24. 难度:中等 | |
|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12分)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10分)
|
|
| 25. 难度:中等 | |
|
(12分)A地现有100万亩竹林,该地采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生态修复等手段,注重生态保护,开展科学的竹林经营。 穿·竹——用高科技手段,采用一系列复杂工艺提炼竹纤维,经过纺丝制成棉状的新型纺织纤维,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类服装的400多倍。 喝·竹——从竹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竹叶黄酮是食品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的一大“宝”。 游·竹——大竹海年迎游客500万,旅游收入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 A地生产的竹产品涉及板材、竹纤维、工艺产品、医药食品等七大系列3 000余个品种。一支成品竹的原始价值15元,经过深加工,能产生60多元的附加值。竹产业总值达到108亿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30%,竹产业为本地居民年平均增收6000余元。 A地是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一根翠竹”功课的?
|
|
| 26. 难度:中等 | |||||||||||||||||||||||
|
(16分)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其中停留“天宫一号”十二天。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顺利回归地球。“神舟十号”的载人航天飞行将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 材料二:从1999年到2013年,神舟系列的十艘飞船在人类太空中留下了十个扎实的脚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