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吉林省大安市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辉。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  

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庄子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精神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并提出了“见独”、“坐忘”、“心斋”和由技进道的修养方法,做到精神专注、心思凝聚、心无所知,无已、丧我、虚静,使心灵达到恬静而自由的境界。这从一个侧面证实(  )

①人的精神超越物的束缚才能获得绝对自由          

②人们只有摆脱社会制度约才能获得真正自由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公司高价收购了一家外国铁矿公司,却发现需投巨资修建基础设施才能方便地将矿运到港口,而且公司还没有基础设施修建权,在维持了几年后不得不黯然撤退。从哲学角度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没有(  )

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                      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实验成果提出,高能的正电子不是来自空间某个特定的方向,这些特性表明了新物理现象的论据。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我们需要更多的统计量来研究,目前的结果是基于预期收集总数据量的约十分之一的数据。”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

①立足于实践,思维与存在可以实现统一     

②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限制了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对立统一规律   ④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一首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在别有情趣了。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

A.抓主要矛盾     B.树立创新意识 

C.注重量的积累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漫画《考古》(改编自《无题》 作者:张阿鹤)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满分5 manfen5.com

①办事情要抓重点,牵住牛鼻子     ②要积极参与实践,获得真知

③要注重量的积累,持之以恒       ④要从整体着眼,把握全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  )

A.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性质稳定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解决矛盾

C.充分发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D.加强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就是发展          

②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    

④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能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绿色GDP的核心就是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一条腿短,一条腿长”,决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材料体现了(  )                                  

①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也有弊,综合分析国内诸多因素,主要是弊大于利。因而,我国当前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④要正确对待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哲理与其相一致的是  (   )

A.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B.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

繁荣。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一要求(  )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④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表是我国汽车消费税率调整的情况                        

车 型

排 量

税 率

前后对比

乘用车

(含越野车)

小于1.5L(含)

3%

<1.0L未变,1.0—1.5L的降2%

1.5L—2.0L(含)

5%

1.5L—2.0L的未变

2.0L—4.0L(含)

9%—15%

2.0L—4.0L涨1%—7%

表中所反映的对不同排量汽车税率的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为调控飞速上涨的房价,上海、重庆两地正式对个人住房试点征收房产税。两地的征税对象、税率等有所区别,但其通过财产税调节楼市需求的目的却是一致的。这表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处理问题的基础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亦步亦趋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辩证的否定是(  )

A.量变的过程    B.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环节    D.事物联系的环节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生活与哲学》观点是(  )

①矛盾就是对立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  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司马光看到同伴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起在央视开播。该纪录片通过展示不同

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体会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从而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上述材料对中华饮食文化特质的分析 (  )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C.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D.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国经济网北京2013年4月16日讯,保监会颁布了《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为什么要设定51%的持股比例上限?保监会表示,本着“既要放开,又要稳妥”的原则,设定持股比例上限,可以防止股权过于集中对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造成不良影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这段话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坚持矛盾的对立统一

③要做到量变质变相结合              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1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体现了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道理?(1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已大大超过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75%。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一国占了43%,我国仅占了不到4%,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为此,我国适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和举措。(12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材料一  “中国梦”是宣言书,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奋斗不息;它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它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分)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新意和创意。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等,如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党代表制度”等等。我们从这些新提法中,找寻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密码。

(2)请你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十八大报告中不循旧规的“新”蕴涵着哪些哲理?(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