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

B.2013年6月,日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

C.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D.2013年4月21日,扬州举行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县文体中心精彩呈现。佳节时刻,象征着团圆的明月高高挂在夜空中,海内外同胞团圆的情怀也随着月光洒向神州大地。民族节日是

A.民族精神的火炬                    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民族的凝固的艺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中国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赢得世界殊荣,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大众文化始终发挥着导向和示范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我们要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融为一体

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向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为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

A.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B.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

C.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材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实事求是”本指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实事求是”进行新的阐释,从而形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材料说明(      )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国家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      )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

②我们应该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④国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3年2月7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面向公众满分5 manfen5.com开放。其中,一幅4D版的《康熙南巡图》,以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真实再现      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继承       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3年4月12日晚,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在百花剧院汇报演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手段,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的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持征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对“文化机制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为了逐步改变“中国式过马路”,各地大学生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劝阻行人不要闯红灯,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培育文明风尚          ②弘扬时代精神

③提升国民素养          ④避免交通事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洋溢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传统文艺(    )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个国家没有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超越的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①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②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

③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④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该   

①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②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精神”是(     )

A.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C.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创建一个洁净、文明的网络环境,丰富精神生活,这不仅是职能部门的事,所有网民都应积极参与,网络文明,需要人人来做做谣言粉碎机。 “网络谣言”的出现,折射出(  )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②大众传媒造成了公众盲从心理

③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④要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 (  )

A.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其他各项事业也就好了

B.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

①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②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③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④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2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中的主导地位,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4分)

(2)我们应如何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当前中国的主导地位?(8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8分)某校对外开放日,高二(6)班开设了一堂以“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到班里参加交流。

在班会活动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说的话:“我爱我的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今年江苏公示的新高考方案,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达不到‘合格’,不能填报高校志愿,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现在的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的理解。(12分)

(2)假如你是该班学生,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你将在今后的生活中以怎样的行为感恩自己的父母?(至少写出三种)(6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升空,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科学实验、太空授课等天地互动项目。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全体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团结合作,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科技工作者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公众科学素养的髙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作简要评析。(6分)

(2)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