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湖南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郑板桥的《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籴:买)米炊饭放船归。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不属于商品,是因为( )

A、自然生长,没有凝结一般人类劳动        B、烧不着,没有使用价值

C、没有用于交换                          D、属于诗人的私有财产  

2.诗中“卖得鲜鱼百二钱”中的“百二钱”属于       ,执行了      的职能。( )

A、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B、货币     支付手段

C、自然物品      流通手段                    D、货币     流通手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二者的统一体。下列说法中,没有准确表达出这两个基本属性的是( )

A.经久耐用    B. 物美价廉    C. 货真价实    D.优质优价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民自己生产、自己食用的粮食具有价值         

B. 任何商品都具有价值

C. 工厂产生的废品因消耗劳动而有价值                  

D. 原始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具有价值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一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价值和使用价值

B、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元,这会引起__。  ( )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下降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2年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在7月达到6.5%的高位后,一路走低,11月回落至4.2%,但国家统计局表示目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仍持续存在。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

①纸币发行量是否过多    ②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③物价是否持续上涨      ④商品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目前最方便的火车票分销方式是网络直销和电子车票。网上购买火车票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为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为商务人士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 )

①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    ② 没有改变商品交换的本质

③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④ 表明纸币已没有实际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我国,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一切商品,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 )

A、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本质是商品             

D、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信用卡、支票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信用卡、支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②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③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④支票不能够被直接用于购物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8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 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80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8分,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的大白菜价格坐了过山车。”这则消息里说的6毛和8分( )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供不应求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需求法则(又称“需求曲线”)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候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商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也卖得很不错。这表明( )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买方市场   C、处于卖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诸如房产、汽车、奢侈品等商品的需求出现急剧下降时,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口红等非生活必需的廉价商品,从而使得这类商品的销售量直线上升。这反映出( )

A、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大    

B、口红已成为房产、汽车的替代商品

C、商品价格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D、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价格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如历史上曾经的“铝碗”、“铝杯”等)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价格会逐渐走低,成为寻常百姓家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压力陡增。他们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 )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采用先进技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D、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100万元        D、1210万元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某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 )

A.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B.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C.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D. 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城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2年9月11号零时开始,汽油、柴油销售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50元和540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汽油、柴油的需求量会急剧下降     

②可能会推高物价,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③人们对汽油、柴油的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④利用价格调整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下图1和图2表示。读下图完成:

满分5 manfen5.com 

1.由上述两图可以看出 (   )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2.图2供给曲线突出反映了市场价格的变化,可以影响或引导(  )

A.居民的消费水平   B.居民的消费结构 

C.居民的消费时机   D.相关企业的投资方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朋友见面打招呼,20世纪70年代是“吃饭了吗?”,如今流行“搬新家了吗?”“出门旅游了吗?”“进修了吗?”。这反映出( )

A. 收入差距的扩大   B. 物价水平的下降   

C. 消费水平的提高   D. 恩格尔系数的提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档商品的销售总额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30%,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率。我国高档商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费者预期未来高档商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王先生家的2011年家庭开支清单:食品支出3万元,交通及通信费支出1.2万元,教育及医疗支出1.8万元,其他消费支出1.5万元,购买国债1.9万元,银行储蓄1.1万元。王先生家2011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

A.40%       B.32%       C. 35%      D.29%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些人全额购车,有些人贷款购车,有些人持钱观望,大多数人则望车兴叹。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 从消费方式看,这些购车人的消费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 未来收入预期影响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 物价水平是影响着人们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 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 )

A.适度消费     B.可持续性消费    C.多元化消费     D.健康消费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NO-NO”这个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恰当的题目是( )

A.量入为出  紧缩消费    B.理性消费   简单生活

C.杜绝名牌  戒奢从简    D.享受自然   健康和谐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前卫、现代,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某校高一年级10班以“发行人民币多好还是少好”为辩论主题展开了辩论。

甲方  我国20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所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一难题。

乙方  人民币发行多了不好,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还是放射性人民币越少越好。

人民币的发行量应该以什么为限度?请评析甲、乙的观点。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眼下,全球经济都在减速发展中寻求转型,新能源汽车给中国带来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受到近年来油价高、对低碳生活的积极诉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汽车企业生产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升,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成本逐步得到控制,尤其是政策层面的支持,2012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回答:

(1)油价高为什么会增加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2)请结合材料,请你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材料一  目前,我国中学生人数高达7000多万,中学生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据调查,中学生每年平均零花钱(不含学费、书费、生活费)800元左右,这相当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一半,有些则平均高达3000—5000元,接近某些工人家庭的年收入。这些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等。

材料二  调查还发现中学生消费总体上呈现纯奢侈品倾向,零花钱多了,不是图书的购买量多了,而是玩的、吃的、喝的多多了,男生女生共有的消费倾向就是泡吧,如网吧等。此外,许多学生把大部分的钱都花在衣服、鞋子上,喜好名牌衣服、名牌鞋子,对于经济收入较好的家庭也许还可以承受,但对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材料三  引起中学生消费问题的原因很多,诸如:中学生自制力较差、中学生家长对儿女的溺爱、中学生本身爱攀比等。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

阅读以上材料并联系学过的《经济生活》有关消费的知识,回答: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2)消费行为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上述行为主要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

(3)如果你是调查小组的一名成员,请对中学生的消费问题提出几条对策和建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