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2. 难度:中等 | |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
|
| 3.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
|
| 4. 难度:中等 | |
|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
|
| 5. 难度:中等 | |
|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
|
| 8.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
| 9.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 A.神秘化的倾向 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 D.体系化的倾向
|
|
| 10. 难度:中等 | |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
|
| 11. 难度:中等 | |
|
牛顿经典力学对近代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近代唯物主义因此呈现出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下列观点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②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必然的 ③人体就是一架机器 ④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
| 12. 难度:中等 | |
|
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
|
| 13. 难度:中等 | |
|
有人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上述观点( ) ①否认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②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 ③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④肯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博客不在多,有激情就行;内容不在深,无堆砌转载就灵。”“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网络上的流行,说明( )。 A.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
|
| 15. 难度:中等 | |
|
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有意识。这一观点( )。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有意识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
| 16. 难度:中等 | |
|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
| 18. 难度:中等 | |
|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
| 19. 难度:中等 | |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
| 21. 难度:中等 | |
|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
|
| 24. 难度:中等 | |
|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的社论。社论回顾历史,指出“落后就要挨打”是古老中国弱则被辱的沉痛教训;社论放眼现实,指出各族人民的坚定团结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落后就要挨打”是古老中国弱则被辱的沉痛教训,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
|
|
| 25. 难度:中等 | |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
|
| 26. 难度:中等 | |
|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27. 难度:简单 | |
|
在平面内有直线α、b、c“若a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
|
| 28. 难度:中等 | |
|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
|
| 29. 难度:中等 | |
|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30. 难度:中等 | |
|
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 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 )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
|
| 31.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分)
|
|
| 32.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多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谈谈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6分)
|
|
| 33. 难度:中等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卫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2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