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人人都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D.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
|
|
| 2. 难度:中等 | |
|
“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①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④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
|
| 4. 难度:中等 | |
|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哲学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
| 5. 难度:中等 | |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
|
| 7.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
|
| 8.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
|
| 9. 难度:中等 | |
|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
|
| 10. 难度:中等 | |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
| 11. 难度:中等 | |
|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
|
| 12. 难度:中等 | |
|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 ①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①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15. 难度:中等 | |
|
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
| 16. 难度:中等 | |
|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
|
| 17. 难度:中等 | |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 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 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值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
|
| 20. 难度:中等 | |
|
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
|
| 21. 难度:中等 | |
|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专家的观点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针对地震是否能够被预测,专家认为: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④没有认识到运动的绝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月亮绕着地球转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④红灯停,绿灯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
| 24. 难度:中等 | |
|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
| 25. 难度:中等 | |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赞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着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学科。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
| 26. 难度:中等 | |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10分)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10分)
|
|
| 27. 难度:中等 | |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5月,先行发起对华光伏组件“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征最低税率为31.18%的反倾销税。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表示欧方了解避免贸易冲突符合双方的利益,在立案调查的过程中,欧方愿意在世贸组织规则和欧盟法律框架下,就此案与中方进行磋商和讨论。 有分析人士称,这对于以晶硅太阳能技术(晶硅太阳能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耗能大、污染大)为重点、且极度依赖国外市场的太阳能产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10分)
|
|
| 28. 难度:中等 | |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