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二上学期模块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一本好书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说明了文化是一种

A、社会物质力量B、社会精神力量C、社会道德力量D、社会教育力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M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京广高铁于2012年底全线贯通,“早上广州喝早茶,中午武汉赏樱花,晚上北京吃烤鸭”的生活体验已变成现实。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产生的根源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加快文化传播速度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于7月1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场活动包括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中泰文化年”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②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人们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

A.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B.主动地接受积极文化的影响

C.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D.回避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

B.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

C.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D.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等是古人留下的传统方式。而今,一些地方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绿色。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保持内涵,改变形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山东省在2012年1月31日召开的全省大遗址保护协调会议上表示,将在“十二五”期间优先规划建设包括曲阜“三孔”和邹城“三孟”等儒家文化建筑在内的“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儒家文化”邮票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等。这些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传统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能产生深刻影响

C.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D.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3.孔子提出“为政在人”,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人治观念已经沉淀到民族精神的血液,以其强大的惯性冲击并干扰着当前法治秩序的建构和存续:长官意志、家长制作风和父母官思想在国家公职人员队伍中大范围存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批条子、打招呼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时有发生;特权意识浓厚以致违法乱纪更是不一而足。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往往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传统文化是糟粕,应全面剔除 

③对传统文化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网络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C.应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D.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自身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作为文化大家的余秋雨,首先不忘对年少者的耳提面命。他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已经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京剧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行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够能实现融会贯通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了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了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④剔除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对“九零后”而言,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她是一名湖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最多时一周做7份兼职;她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患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她是8岁弟弟的“姐姐爸爸”,带着患先心病的弟弟一起读大学。她开朗向上有着阳光般的笑容,她就是“向日葵女孩”何平。何平的感人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做一个物质、精神都富有的人       B.要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C.要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D.要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铸就人生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假如请你以“向日葵女孩”何平的材料为背景,为班级宣传橱窗中写一篇宣传稿,最合适的题目是

A.道德在传承   文明在传递         B.用巨大的爱   做细小的事

C.建设精神文明  加强道德建设      D.弘扬爱国主义  培育时代精神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1年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值此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国内外媒体热炒“雷锋精神”。某中学高二(1)班的学生对此颇感兴趣,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围绕“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的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一并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的同学了解到,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请你从文化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角度,说说雷锋的成长足迹和雷锋精神对我们人生的启示。(9分)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时尚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中间,一股时尚风又悄然兴起:雷锋帽、大茶缸子、帆布绿背包,这些曾一度被封上“老土”标签的玩意如今又刮出了时尚风,几家大型电子网购网站甚至打出了“雷锋帽”售罄字样。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有同学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利用雷锋的影响力也可以生意兴隆”。

(2)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请你从文化与经济关系进行论证。(4分)

第三小组的同学以“小雷锋的正能量”出了一期版报,报导90后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特木钦这个活雷锋的事迹。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特木钦将这些美好词汇践行到自己平常生活中,变成一种习惯...但有同学认为,特木钦是做秀,所谓的雷锋精神可有可无。

(3)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请你从民族精神角度谈谈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6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材料  在全球观众对选秀节目已经深感疲惫之时,某省卫视成功推出《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音乐评论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2012年中国最热门事件。它花巨资从荷兰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这个节目发挥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14分)

 

三、辨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一  在不知不觉中,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针对这种现象,高二某班同学以“有必要抵制洋节吗?”为主题,准备组织一次辩论会。

(1)假定你是正方的主辩手,辩题是“要抵制洋节”,请你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列出你的发言提纲。(9分) 假定你是反方的主辩手,辩题是“要引进洋节”,请你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列出你的发言提纲。(9分) 你可以选取正方和反方中的一方来回答此问。

材料二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我们爱上了“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 而“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正能量的注入。

(2)依据材料,结合你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思考并回答政府应如何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