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人人都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D.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
|
|
| 2. 难度:中等 | |
|
“只有正确认识幸福,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上述观点可以折射出 ①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④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题 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启智之学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
|
| 5. 难度:中等 | |
|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哲学对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
|
| 6. 难度:中等 | |
|
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③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A. 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有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A.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
|
| 8. 难度:中等 | |
|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
|
| 9. 难度:中等 | |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把原子看做哲学上的物质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
|
| 10. 难度:中等 | |
|
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这一观点表明了休谟主张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
|
| 11. 难度:中等 | |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
| 12. 难度:中等 | |
|
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
|
|
| 13. 难度:中等 | |
|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句话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
|
| 14.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细胞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和遗传规律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
|
| 15. 难度:中等 | |
|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历史性 D.科学性
|
|
| 16. 难度:中等 | |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里最新最重大的理论成果。这告诉我们 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③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唯物主义观点 ④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
| 17. 难度:简单 | |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
|
| 18.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这些发现表明 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
|
|
| 19. 难度:中等 | |
|
2013年9月25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强烈地震,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中国汶川和日本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据此回答题 1.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专家的观点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针对地震是否能够预测,专家认为: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 ④没有认识到运动的绝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月亮绕着地球转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④红灯停,绿灯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
| 21. 难度:中等 | |
|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
|
| 22. 难度:中等 | |
|
不同宗教的诞生地域不同,向人们描绘的天堂模式也各异。如伊斯兰教的天堂原型是沙漠绿洲,而中国道教的天堂则是封建时代皇宫的翻版。这说明( ) A.宗教观念并非主观自生,其内容来自现实世界 B.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 C.宗教观念是人们善良愿望的反映 D.人间的绿洲和皇宫是天堂在尘世的影子
|
|
| 23. 难度:中等 | |
|
漫画“孙悟空”“猪八戒”的致富之策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④是主观主义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24. 难度:中等 | |
|
(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10分)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13分)
|
|
| 25. 难度:中等 | |
|
(27分)材料一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省政府组织省内科研单位和院校,派遣100名科技特派员,到山区和欠发达乡镇,帮助提高当地农村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1)根据材料一,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观点说明为什么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就能实现农民增收(10分)。 材料二 吉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不明显,但吉林省“像抓玉米、抓汽车一样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整合吉林歌舞、影视剧等文化资源,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被文化产业界誉为“吉林现象”。吉林省之所以能让文化产业生发出充沛活力,是因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与产业发展中抓住了关键环节;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融资环境;抓住了人才这一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要素;依据文化市场运行特点,发挥“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大众文化。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吉林省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由文化劣势到文化优势的转化。(17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