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某国议会众议院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意味着该国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这表明该国( ) ①实行的应该是责任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总理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③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④议会权力与行政权力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
|
| 2. 难度:中等 | |
|
英美两国都采取两党制,但是却存在以下比较显著的差异 ①英国两党组织严密,美国两党组织涣散 ②英美两党的纲领政策都出现了中间道路化趋势 ③英国两党主要竞逐有议会选举,美国两党无需竞逐过会选举 ④英国执政党与议会多数党是一致的,美国执政党与议会多数党不一定一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 3. 难度:中等 | |
|
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2013年欧盟委员会公布欧盟各国达成一致,未来七年的预算将在2007年至2013年预算的基础上削减340亿欧元,这为欧盟走出危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上述材料表明 A.欧盟真正一体化任重道远 B.欧盟致力于成员国坚持共同的基本价值标准 C.欧盟坚持多变主义方针,独立解决各种国际问题 D.欧盟在加强欧元区经济治理和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4. 难度:中等 | |
|
数字电视为市民提供了比模拟电视更丰富的节目和信息内容、更高的服务质量。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7500万户,达到1亿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54.01%。观看数字电视节目之所以要付费,是因为( )。 A.数字电视节目的使用价值大 B.数字电视节目是商品,有价值 C.数字电视节目有使用价值,且政府在强制人们消费 D.数字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制作
|
|
| 5. 难度:中等 | |
|
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以分离 ④“劣币”作为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1年8月以来,国际金价“勇攀高峰”连创新高。为规避美元贬值风险而涌入黄金市场的买盘,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中坚力量。对全球潜在通胀的预期,抢先购入贵金属以求保值成为各国央行及投资者的合理选择,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导致黄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黄金资源的稀缺性 B.黄金的需求量增加 C.黄金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D.黄金的价值量大
|
|
| 7. 难度:中等 | |
|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这更加剧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居民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 8. 难度:简单 | |
|
针对上述情况,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存贷款利率 B.降低利息 C.增发国债 D.调整汇率
|
|
| 9. 难度:中等 | |
|
2011年9月份,100日元兑人民币为8.0 596元左右,而7月初,100日元兑人民币仅为7.2元左右,短短三个月时间,日元兑人民币进入“8时代”。此时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的影响的是( )。 ①旅行社:赴日本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涨工资了 ③留学生:赴日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海关: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
| 10. 难度:中等 | |
|
2011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数据显示,与4月相比,北京新建住宅环比同比均出现上涨。从《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的角度看,影响房价持续上涨的因素是( )。 ①城区建设用地成本增加 ②商品房供不应求 ③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 ④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A.①②③ B.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
|
| 1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 12. 难度:中等 | |
|
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和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保持物价稳定的根本性措施是( )。 A.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促进价格平稳回落 B.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限制某些商品需求,实行限量供应 D.加强市场管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
|
|
| 13. 难度:中等 | |
|
2011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6.1%,价格变动通常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商品销售的总收益(总收益=数量×价格)。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A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下降 ②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经济数学主张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但要看其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 ③在A点时,形成买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卖方市场 ④在A点时,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买方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图是近年来我国汽车的市场价格波动图。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不应求 B.价格政策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商品质量下降
|
|
| 15. 难度:中等 | |
|
某校高一(2)班以“发行人民币越多多好还是越少越好”为辩论主题展开了辩论: 甲方: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一问题。 乙方: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发行人民币还是越少越好。 假如你是本班辩论会的主持人,你将怎样总结陈词? (15分)
|
|
| 16. 难度:中等 | |
|
2011年6月19日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周年。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而此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75%,而从2010年6月底至2011年5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微贬0.65%。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发生怎样的变化? (2)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意义?(10分)
|
|
| 17. 难度:中等 | |
|
中国人民银行6月1 4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指出,当前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风险。报告指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构性因素交织。一是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货币条件宽松,一方面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也加剧了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二是较大货币存量的滞后影响可能逐步显现。三是灾害性气候等因素造成的农产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四是受人口红利变化等影响,劳动力成本、服务业以及非贸易品价格可能持续上升,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理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原因。(15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