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2009年某企业生产A商品200万件,价值总量为2200万元;2010年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提高25%,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0年这个企业全年生产的A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A.2200万元 B.2750万元 C.2500万元 D.3025万元
|
|
| 2. 难度:中等 | |
|
山东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80%,农户承担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根据受害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
|
| 3. 难度:中等 | |
|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 4. 难度:中等 | |
|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
|
| 5. 难度:中等 | |
|
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 A.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 B.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C.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D.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
|
| 6. 难度:中等 | |
|
到2012年底,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完成。参加这次全国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次重要实践,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A.阶级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全民性
|
|
| 7. 难度:中等 | |
|
人大代表,不仅要能“代”,还要善于“表”,就是要参与人大各项决定的表决,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呼声。这说明人大代表: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C.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
|
| 8. 难度:中等 | |
|
“人民群众最讲实际。你干好事,他就鼓掌;你干得不好,他就有意见。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眼睛向下,多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当好人民的勤务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要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党的执政方式决定的 ④要把民主执政作为执政的基本方式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9. 难度:中等 | |
|
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决议的制定,到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从重要人事任命,到重大工程建设,到民生政策的出台,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心血和智慧。这表明,人民政协 A.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国家机关 B.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D.具有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
|
|
| 10. 难度:中等 | |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目前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认识到执政党面临的危险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②正确履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等职能 ③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又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这主要说明了 A.加快经济发展仍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途径 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
|
| 12. 难度:简单 | |
|
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共同声明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系,非盟大力推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城,欧盟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采取一系列措施。这表明国际组织 A.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B.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 C.成为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D.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
| 13. 难度:中等 | |
|
(32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也是贯穿三十年改革开放,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三十多年来年,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农村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步入快车道。 材料二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三 四川省某县委、县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抓住机遇,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力量,掀起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全县广大群众为建设美好家园积极出工出力,建设大军中既有白发飘飘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各建设工地的“党员突击队”旗帜高高飘扬,全县水利工程和灌区建设突破推进。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5000处,新建渠系126.2km,能保证全县26万亩水稻满栽满插,为进一步巩固全国产粮大县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党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12分) (2)结合材料二,用科学发展观知识,简要说明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12分)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该县是怎样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的。(8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