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各自价格变动时对其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根据图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B.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C.如果居民收人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D.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生产受到的冲击较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3年9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1元,而在2012年8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3元。人民币币值的这一走势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是

A.部分企业的产能可能出现相对过剩    B.增加我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

C.促使企业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增加我国企业的出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涨幅度为4.5%,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存在。你认为政府在防通胀中可行的财政政策有 

①通过增加涉农补贴从而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②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流通中的货币量 

③加大信贷规模,使企业大量生产以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④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腾讯科技2013年2月16日发布消息称,2012年中国全年网上零售交易额达交易额将达12200亿元,同比增长55%。在网上购物过程中

①发挥作用的是观念中的货币     ②货币仍然行使其固有的职能 

③起作用的是虚拟的货币         ④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3年5月10日《新民晚报》报道,最近五年来,随着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海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8%,旅游支出年均增长37.3%。这主要说明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C.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3年5月3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促进国有资产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这就要求国家通过改组﹑兼并﹑出售等方式对中央直属企业进行重组。这

①将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说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④表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近日,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埃泰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在北京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和生产汽车多媒体产品。下列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正确的有

①埃泰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 

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其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③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股份转让不必征得其他股东同意 

④一般情况下上述三个公司的股东均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3年2月,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随着汽车保有量猛增,对汽车维修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约有七成以上的汽修人员仅有初中文化水平,而真正具备现代知识体系和技能的人才占的比例很少,工艺精湛的保养和修理技师成了各家竞相抢夺的目标。这说明

A.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改变

B.我国劳动者素质不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C.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D.劳动者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3年2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164.76亿美元,较1月份环比下降33.27%。然而对我国纺织企业来说,在出口下滑的同时,另一种隐忧不容忽视,那就是欧盟正在酝酿的“原产地标签”制度。如该议案最终获批,将使我国出口欧洲的纺织品成本增加,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面对此种情况我国企业应 

①面向市场及时调节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④努力开拓新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的家庭理财方案中,既符合“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财理念”,又符合“平时投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广告语的方案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购买国债、住房、汽车和人身保险   

B.借钱购买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财产保险

C.增加外币储蓄、黄金投资和社会保险 

D.按比例投资储蓄、国债、股票和商业保险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我国个税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这一调整

①表明国家利用再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②意味着3500元以下收入的工薪劳动者不再是纳税人 

③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有利于实现藏富于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缩小了征税范围,意味财政收入将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今后将在充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 此举措

①有利于发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②有利于增加农民按劳分配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③可以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④可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8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仅以做大经济总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的坐标迫切需要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材料一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帮和促进就业。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材料二  某市政府在落实民生画卷中稳定物价的要求,对大白菜、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及时打击了不法投机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对此,有人认为政府的“限价令”一出台,菜价应声而落,这才是地方政府的应有作为。也有人认为,“限价令”保卫了市民却伤了农民。这时候谁替菜农着想?看看价格日益飞涨的化肥,看看打着滚往上翻的种菜成本,菜价能不涨吗?

材料三  城镇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推动1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推进城镇化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跨区域重组,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也将为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带来广阔的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促公平惠民生”建言献策。(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你对政府出台“蔬菜限价令”的看法。(10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8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0分)材料一  居民阶梯电价是按照用户消费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会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呈现出  阶梯状递增的电价定价机制。国家发改委把城乡居民每个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本用电需求和  正常合理用电需求以及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

材料二  在阶梯电价的推动下,不少消费都有了淘汰老旧家电、更换节能家电的计划。其中,空调和电热水器成为换代首选。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实行阶梯电价的意义。(10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 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文化消费,文化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本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以下数据:

表:2002-2012 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 支 配 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2012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注:①2012 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 196:111: 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8.1%、6.5%、6.6%和 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 30%以上。

结合图表(含注)反映的信息,概括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4分)

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10 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