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河南省高三下学期A班周考政治试卷(8)(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表是2012年某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国内

生产总值

消费品

零售

固定

资产投资

城镇

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财政收入

增长(%)

12.1

10.2

18.2 

11.9

2.1

14.1

                                

①该市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拉动的               

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刺激消费

③该市经济总体呈高增长低通胀运行态势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图,L代表劳动量,P代表效益。它启示我们要

满分5 manfen5.com

 

A.保障有效供给,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B.强化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力投入        

D.减少物质资源消耗,重视科技和管理创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下列与此蕴含的经济道理一致的是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市在规划地铁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过程中,其合理程序应该是

A.项目公示→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幕→征询专家意见→召开听证会→调整建设方案

B.项目规划→市委决策→项目公示→征询专家意见→调整建设方案

C.市委提出建议→征询民主党派意见→人大作出决策→政府执行

D.市民提出建议→政府设计方案→项目公示→人大决定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解决图中的难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①公民要遵守交通法规,坚持绿色出行          

②各级党委要带头执法,推进管理制度化

③政府要科学执政,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发展      

④交通管理部门要以人为本,及时发布路况信息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由此,两国应该

①以相互尊重和求同存异精神妥善处理分歧矛盾  

②以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加强经济对话,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两国间文化的趋同与融合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卢梭认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小到文明过马路,大到依法治国,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告诉我们

①须全面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②要让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③应正确发挥意识自觉选择性的能动作用    

④坚持育人为本,让法治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其艺术成就表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不断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成果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篆刻艺术历久弥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学生徐砺寒骑车不慎刮蹭到路边汽车,选择等待车主并留下致歉纸条。该举动体现的精神

A.能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B.能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

C.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D.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2年ll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这反映了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说明了

A.“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B.发挥想象力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C.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D.“魔幻现实主义”源于主观世界,但反映现实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哲学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C.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D.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以上。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光明工程”、“送电到乡”、“送电到村”等工程的带动下,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并稳居世界头把交椅。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建或拟建的光伏产业园大概有100家,全国600个城市中,约一半的城市计划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品,如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2012年美国商务部要求海关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盟也展开了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7分)

(2)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当在光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并具体阐释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为。(12分)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简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7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 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 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

    “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 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贵和尚中”与“协和万邦”思想之间的关系。(lO分)

(2)分析说明“贵和尚中”思想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贯彻“贵和”思想的举措对该市建设的意义。(12分)

(3)材料二中该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