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表是2012年某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该市经济增长是由投资拉动的 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刺激消费 ③该市经济总体呈高增长低通胀运行态势 ④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
| 2. 难度:中等 | |
|
读图,L代表劳动量,P代表效益。它启示我们要
A.保障有效供给,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B.强化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力投入 D.减少物质资源消耗,重视科技和管理创新
|
|
| 3. 难度:中等 | |
|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下列与此蕴含的经济道理一致的是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
| 4. 难度:中等 | |
|
某市在规划地铁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过程中,其合理程序应该是 A.项目公示→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幕→征询专家意见→召开听证会→调整建设方案 B.项目规划→市委决策→项目公示→征询专家意见→调整建设方案 C.市委提出建议→征询民主党派意见→人大作出决策→政府执行 D.市民提出建议→政府设计方案→项目公示→人大决定
|
|
| 5. 难度:中等 | |
|
解决图中的难题
①公民要遵守交通法规,坚持绿色出行 ②各级党委要带头执法,推进管理制度化 ③政府要科学执政,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发展 ④交通管理部门要以人为本,及时发布路况信息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由此,两国应该 ①以相互尊重和求同存异精神妥善处理分歧矛盾 ②以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加强经济对话,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关系 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两国间文化的趋同与融合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
| 7. 难度:中等 | |
|
卢梭认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小到文明过马路,大到依法治国,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伟力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告诉我们 ①须全面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②要让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③应正确发挥意识自觉选择性的能动作用 ④坚持育人为本,让法治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其艺术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篆刻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不断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C.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成果 D.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篆刻艺术历久弥新
|
|
| 9. 难度:中等 | |
|
中学生徐砺寒骑车不慎刮蹭到路边汽车,选择等待车主并留下致歉纸条。该举动体现的精神 A.能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B.能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 C.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D.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
|
| 10. 难度:中等 | |
|
2012年ll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这反映了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
| 11. 难度:中等 | |
|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说明了 A.“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B.发挥想象力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C.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D.“魔幻现实主义”源于主观世界,但反映现实
|
|
| 12.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习近平告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哲学能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C.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D.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
| 13. 难度:中等 | |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以上。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光明工程”、“送电到乡”、“送电到村”等工程的带动下,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并稳居世界头把交椅。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建或拟建的光伏产业园大概有100家,全国600个城市中,约一半的城市计划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品,如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2012年美国商务部要求海关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盟也展开了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7分) (2)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当在光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并具体阐释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为。(12分)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简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7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 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 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 “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 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贵和尚中”与“协和万邦”思想之间的关系。(lO分) (2)分析说明“贵和尚中”思想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贯彻“贵和”思想的举措对该市建设的意义。(12分) (3)材料二中该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4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