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陕西榆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政治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揭示了哲学的本义

D.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回答题。

1.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一思想启示我们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

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过程表明

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心外无物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          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⑥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哲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D.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能够充分体现哲学思想上述作用的典型事件是

①百家争鸣催生了新的封建制度

②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③启蒙运动迎来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反映

②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是因为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和社会的精华

B.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C.世界观人人都有

D.思想对行动有促进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据2006年7月31 日出版的《嘹望新闻周刊》报道,正当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陆续进行之时,一些地方竟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整版整版地做起了“政绩广告”,且多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之词。从哲学上看,这种“政绩广告”

A.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忽视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的导向作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D.否认了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恩格斯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引文表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C.客观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④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否认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肯定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否认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高速运行的“神舟”七号轨道舱内,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

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

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的举动主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自觉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重复性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信念、意志、激情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11年7月30日,安徽省审计工作座谈会就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四项措施,其中包括:在项目选择上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审计方法注重创新,其哲学依据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说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C.哲学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太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所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于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变轨后,飞船顺利进入轨道。“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请回答:

(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2)对待规律应坚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4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背景材料:《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依据。

辨析: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指导着具体科学的研究。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GDP,忽视将速度、效益统一,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不协调,而且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追求“绿色GDP”,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重实际。

请结合上述材料并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