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己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观点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都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呢?”企业家回答:“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规律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

①是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是复杂多样的

③是以条件为转移的                ④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主观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心外无物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起飞指挥员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被网友成为“航母STYLE”。据此回答题。

1.“航母STYLE”作为网络热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从哲学的角度看,“航母STYLE”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漫画《宝宝快跳》的哲学启示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任何成规陈说

B.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为质变做准备

C.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我国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

A.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执行手动载人交汇对接任务,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据此有人认为,人们全面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说明了人能突破规律的制约。该观点

①否认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② 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承认了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④揭示了人类应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漫画《早起》,其哲学寓意在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次要矛盾存在于主要矛盾之中

C.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适度原则

D.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A.实践是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蕴含的哲理是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这句俗语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创新意识                        B.要树立辩证否定观

C.要反对唯心主义                     D.要克服唯意志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从哲学上看,漫画《失地农民的困惑》给我们的启示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蕴含的共同哲理是

A.矛盾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共性与个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C.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主要矛盾             D.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这句话表明

A.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中

C.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交叉地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④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歌曲《国家》中唱到“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下列名言与歌词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主张先富裕,然后“教之”,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国目前的谍战片,不管剧情怎么变化、任务关系如何复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信仰。《潜伏》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信仰是无底的深海。”《风声》结尾有一段旁边:“老鬼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黎明之前》中,刘新杰与谭忠恕最终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材料体现了

A.个别寓于一般之中,一般离不开个别

B.信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C.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老人跌倒,扶不扶?原本不需讨论的问题,时下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题。

1.据某网站调查,44%的网友选择“不会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④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扶不扶老人”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必须: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各种选择④两利相权取其轻,两弊相衡取其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10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同学们在一次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下列观点,填出这些观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观点

             哲学道理

   合理消费的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只有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才能做到合理消费。

   细小、点滴的零钱积累起来也可以有很大的用途。

   把我们积攒的零用钱捐献给灾区的同胞会感到很快乐。

   消费要在个人承受力的范围内,不能攀比。

   要正确看待金钱的作用,它既是人生幸福的手段,也有可能把人引向歧途。

 

 

三、辨析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当下,中学生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而禁止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这种做法确实限制和减少了手机对一部分中学生的不利影响,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影响了不少学生正确和正当地使用手机,如跟家人朋友联系,上网查资料等……。

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评析学校的做法。(12分)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材料一 2012年6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2年5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6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