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学校组织社区服务活动中,大家因劳动量的分配发生分歧。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2. 难度:简单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
|
| 3. 难度:简单 | |
|
海南的夏天很炎热,但老师常说“心静自然凉”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
|
| 4. 难度:简单 | |
|
2012年12月21日到来之前,科学家根据太阳活动、地壳运动,天体运动规律,提前辟谣“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只是玛雅人历法一次循环的终结。”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
|
| 5. 难度:简单 | |
|
“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 A.理想信念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
| 6. 难度:简单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 7. 难度:简单 | |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
|
| 8. 难度:困难 | |
|
著名的芦宾之壶,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
| 9. 难度:简单 | |
|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静止 D.实践
|
|
| 10. 难度:简单 | |
|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
|
| 11. 难度:简单 | |
|
秋天,有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了悟人生的真谛?”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禅师的话说明( ) A.事物的变化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常的
|
|
| 12. 难度:简单 | |
|
2012年12月30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语”,年度热词“正能量”位居榜首。但今年最为火爆的“屌丝” “蛋疼”等因其格调不高不在其中。对这一事件认识错误的是( ) A.这表明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 B.“屌丝”等词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C.低俗是不被社会所认同的 D.流行不一定能成为经典
|
|
| 13. 难度:中等 | |
|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 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 1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新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能神”邪教组织推出的“女基督”是新事物 B.新事物就是指最近刚刚出现的事物 C.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D.新事物是不依赖任何旧事物而产生的
|
|
| 15. 难度:简单 | |
|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经典论述曾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在“黑白猫”经济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不管白猫黑猫,不是绿猫就抓不到老鼠”的“绿猫经济”。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
|
| 16. 难度:中等 | |
|
英国《物理世界》杂志曾评选“1+1=2”为最伟大的科学公式之一。但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相加。这说明 ( ) A.意识能揭示事物的规律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
|
|
| 17. 难度:中等 | |
|
2012年12月,英国伦敦设计师马丁·瑞德福和吉姆·里弗斯发明了重力灯。它通过灯身上的重物下降产生的重力,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只要每过30分钟重置一次重物,就能拥有绿色、不用电池、源源不断的光线。从联系的观点看,重力灯的发明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温家宝说在联大发言说,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这体现了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反映客观事物 B.整个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C.中国发展的好坏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
| 20. 难度:中等 | |
|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2. 难度:中等 | |
|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 )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②认识、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
| 23. 难度:困难 | |
|
背景材料:2005年8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成功地获得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这是我国独立自主完成的首例克隆猪。此次克隆猪的诞生,将为我国深入开展异种器官移植、优质猪培育以及地方良种猪保种打下坚实的基础。 辨析:人们能够认识、利用和创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
|
| 24. 难度:困难 | |
|
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海南省领导就考虑到,洋浦尽管没有港口,但岸线资源丰富;土地贫瘠,虽然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却挺适合作为工业用地。遂将其申报国家级开发区。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成立初期,借鉴其他一些开发区的经验,热衷于房地产炒作,在泡沫破灭后一度很长时间陷入沉寂。之后,海南省政府逐渐改变开发模式与策略,引进了炼油厂与纸厂两家大型企业;这几年,又在此基础上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如今,开发区工业蒸蒸日上,形势十分喜人。 请回答: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
|
| 25. 难度:中等 | |
|
201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海南全力以赴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全省民生支出546.95亿元,同比增长33.5%,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2%,新增财力的60.5%投向民生领域。 在财政支持下,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量大为增加,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分别比国家要求提前2年和1年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比以前更加和谐。 2012年,海南省将继续加大民生支出,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思源学校建设、农村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海南改革发展的成果。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海南省财政加大民生支出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
|
| 26. 难度:中等 | |
|
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请阅读以下材料,并运用相关的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联到建材、建筑、家具、物业等诸多行业的兴衰,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温家宝总理指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⑴请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哲学道理说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8分) 材料二: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2013年将加大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差别信贷与限购政策也将在继续执行。专家认为,未来3-5年,房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但也有人表示,光靠非常态的调控政策很难有大的成效。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很难短期内完成,部分地方政府为最求GDP对房地产调控态度暧昧等现实问题让房价合理回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着眼于长远的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做好楼市调控工作?(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