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
| 2. 难度:简单 | |
|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
|
| 4. 难度:简单 | |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
|
| 5. 难度:简单 | |
|
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 )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
| 6. 难度:简单 | |
|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生活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处世方法是因为( ) A.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总是相互矛盾的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方法论 C.有些人有世界观,而另外一些人没有世界观 D.不懂哲学的人,他的态度一定很消极
|
|
| 7. 难度:简单 | |
|
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 ①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思考而形成的科学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
| 8. 难度:中等 | |
|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 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
|
| 9. 难度:中等 | |
|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 )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
| 10. 难度:中等 | |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
| 11. 难度:中等 | |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 12. 难度:简单 | |
|
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上述事实说明( ) A.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又属于经济和政治范畴 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
| 13. 难度:中等 | |
|
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曾经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A.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
|
| 14. 难度:简单 | |
|
休谟说:“除了对知觉之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属于( ) ①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存在决定思维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
|
| 15. 难度:中等 | |
|
影片《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部影片( ) ①否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肯定存在决定思维 ③夸大思维的作用 ④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观点的不同,体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
|
| 17.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我思故我在”与“心外无物”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
| 18. 难度:中等 | |
|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D.坚持群众的观点
|
|
| 19. 难度:中等 | |
|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 ) A.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哲学都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D.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
|
| 20. 难度:中等 | |
|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1. 难度:中等 | |
|
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人们( )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
|
|
| 22. 难度:中等 | |
|
2012年高考前,不少网站出现了“考神”主页。“考神”全称“考试必过神”,高考前不少考生拜了“考神”。从世界观上看,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地( ) ①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与人生的主宰 ②认为宇宙与人生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受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来想问题、办事情 ④相信艰辛努力+“考神”=成功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
|
| 23. 难度:中等 | |
|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 24. 难度:简单 | |
|
从哲学上讲,“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是( )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
|
| 25. 难度:中等 | |
|
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⑤形而上学 A.①一②一⑤ B.①一②一④ C.①一③一④ D.②一③一⑤
|
|
| 26. 难度:困难 | |
|
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10分)
|
|
| 27. 难度:困难 | |
|
背景材料: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中国北京。 辨题: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10分)
|
|
| 28. 难度:困难 | |
|
阅读鲁迅《祝福》中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她(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鲁迅)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惶急的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添堵末路的人的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吧。“也许有吧,---我想”我吞吞吐吐的说。 (1)这里的“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4分)鲁迅吞吞吐吐的说“也许有吧”,说明意识具有什么特征?(8分) (2)我们的祖先最早用来表达意识的概念是灵魂,请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你对“灵魂”的认识。(6分)
|
|
| 29. 难度:困难 | |
|
18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二年级同学以“我们是‘9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对于“9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9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9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9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请联系实际,运用唯物论知识,选取一个角度说明:我眼中的90后是“……的一代”(要求恰当使用唯物论观点,论据能说明论点,语言简洁精炼。)(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