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③ D.①③④
|
|
| 2. 难度:中等 | |
|
《活法》被誉为日本21世纪励志第一书,其作者认为要想改变人生,需要改变行为,要想改变行为,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首先改变思维方式,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人生实践决定人的思维 B.具体科学知识是哲学的基础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
|
| 3. 难度:简单 | |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和揭露唯心主义错误的锐利思想武器。哲学的基本问题指的是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
| 4. 难度:中等 | |
|
“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飞矢不动”这些观点依次是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④形而上学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
|
| 5. 难度:中等 | |
|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概括了历史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科学地回答了具体科学的前沿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7. 难度:简单 | |
|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8. 难度:中等 | |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中的这句名言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主观可以决定一切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
| 9. 难度:中等 | |
|
科学实验证明,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主观感觉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
| 10. 难度:中等 | |
|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③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 11. 难度:中等 | |
|
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有感觉,有思想”。这说明 ①物联网的出现使物质与意识的范畴变得模糊化②主体和客体在认识活动中通过中介的作用以信息的形式相互影响 ③物联网的出现佐证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依赖性 ④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同自然过程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自觉社会过程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
| 12. 难度:中等 | |
|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 13. 难度:中等 | |
|
对于投资来说,很多人认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但股神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集中精力小心看好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B.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C.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人们的实践行为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观念是否正确
|
|
| 14. 难度:简单 | |
|
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中,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分析的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的 ②社会科学规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向 ③艺术想象可以启迪科学思维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5. 难度:中等 | |
|
有关资料显示,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③联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联系有主观联系和客观联系之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没准能让人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②部分会影响整体 ③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 17. 难度:中等 | |
|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故事告诉我们 ①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
| 18. 难度:中等 | |
|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12时16分,昭通市彝良县又发生5.6级地震。至2012年9月8日下午2时,地震已经造成了18.3万户共计74.4万人受灾,房屋倒塌7138户,共计30600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7.04亿元。虽然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地震现象进行研究,但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掌握地震灾害发生的确切时间。这告诉我们 ①错误的认识对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④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19. 难度:中等 | |
|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二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起,中国孩子则倾向于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这说明 ①联系是有条件的,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②人们的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具有随意性 ④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
| 20. 难度:中等 | |
|
中秋节、端午节等节目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但是一些商家为了促销,越来越注重把传统文化、洋文化与自己的生意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不同的产品,进行全方位的策划,从而把握市场需求,掌握销售主动性。商家行为 A.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B.通过制造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C.否认联系客观性,认为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忽视了联系的普遍性
|
|
| 21. 难度:中等 | |
|
于右任在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期间,书写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纸条,贴在墙角,希望人们能够自行纠正不良行为。有人爱好于老先生书法,便把纸条窃回家去,按原先的六个字,裁开成六片,再按新的次序排列:“小处不可随便”,重新装裱,变成了一幅颇为正宗的警世格言条幅。上述材料启发我们 A.抓住主流 B.树立正确意识 C.注重量的积累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
|
| 22. 难度:中等 | |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 23. 难度:简单 | |
|
“谷堆论征”理论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不能;再加一粒谷子能不能形成谷堆?还是不能;但一直坚持下去,谷堆形成了。下列与“谷堆论证”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 A.巢覆卵破 B.因噎废食 C.吐故纳新 D.绳锯木断
|
|
| 24. 难度:中等 | |
|
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开展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意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的哲学依据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
| 25. 难度:简单 | |
|
2011年中国迎来“入世”十周年。入世以来,我国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但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真理的客观性和条件性的统一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
| 26. 难度:中等 | |
|
下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两只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27. 难度:中等 | |
|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副对联告诫人们 A.要树立全局观念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
|
|
| 28. 难度:简单 | |
|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主要说明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同一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
|
| 29. 难度:中等 | |
|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帅作用 B.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
| 30. 难度:中等 | |
|
风景秀丽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3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流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通过黄山的秀丽表现出来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存在于黄山的秀丽之中 C.黄山的秀丽存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 D.黄山的秀丽可分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
|
| 31. 难度:中等 | |
|
2011年1 2月1 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的作用表现在 ①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 32. 难度:中等 | |
|
2012年“十一黄金周”给开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堵”。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我国等个别国家,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堵车现象,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等。这种现象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 33. 难度:中等 | |
|
2012年针对日本的所谓“购岛”闹剧,中国一直保持捍卫钓鱼岛主权的鲜明态度,并警告日本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对于中日两国来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这体现了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C.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
| 34. 难度:中等 | |
|
前些日子,央视称转基因大米曾两次在华进行试吃试验,此消息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1 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对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和弥补的副作用。目前,美国转基因研究正从“挑战自然”向尊重自然”转变。材料说明对待转基因研究要坚持 ①辩证的否定观 ②实践的观点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 35. 难度:困难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21世纪,某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4年该市政府做出决策,启动“城市绿色工程”。7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自燃技术等,该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该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9分)
|
|
| 36. 难度:困难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率先发展的地区,在行政改革的道路上继续领先全国一步,他们善于“从剖析矛盾入手,以科学民主行政解题”,坚持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坚持在发展中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不断破解各种矛盾冲突中获得新的发展。该省推行“幸福指数”,他们把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最重要的行政考核指标,在发展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打通城乡间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分析广东省的有益探索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启示。(9分)
|
|
| 37. 难度:困难 |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对治理沙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实践证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结合材料,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12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