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云南大理宾川四中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伊壁鸠鲁的话表明,哲学(  )

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统一       B.产生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和人们对人生的追问

C.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的变化   D.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2.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       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应这样理解(  )

①哲学与世界观都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④世界观就是哲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一定的方法论体现一定的世界观 

④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以前,人们一遇到大旱,就采取在龙王庙前祈祷、烧香等方法求雨抗旱,现在人们再遇到大旱,则是采取人工降雨等方法抗旱。从哲学上看这反映了(  )

A.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面貌大改观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图漫画中的招聘者的行为(  )

6ec8aac122bd4f6e

①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②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是一种唯心主义 ④坚持意识决定物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正确地揭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的有(  )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思想文化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③只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④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任何哲学都可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0年11月15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在北京举行,首都理论界多位专家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伟大变革体现在 (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14—15题。

1.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10年8月份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持续升温,物价上涨;12月份又有回落,可见“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等成为2010年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的出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决定物质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存在决定思维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它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说”。其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③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5)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的先后有多人死去,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之为“凶宅”。在这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的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后来村子里进驻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在把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这座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

(1)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凶宅”问题上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有什么不同?其结果分别如何?(6分)

(2)这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9)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7分)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两种哲学阵营?(6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8分)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3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8分)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1)为什么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8分)

(2)“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是如何表现出来的?(5分)

(3)怎样才能使我们由“奴隶”变为“主人”?(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