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联考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政治 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共“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以此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共提出的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③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消费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等新式月饼。对月饼的多样化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主要途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对外开放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入状况                     D、通货膨胀水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本质上看,货币是商品  

B、从产生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从起源上看,金银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是商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①现金    ②外汇    ③信用卡    ④支票

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

A、是商品,有价值                       B、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D、是一般等价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商品—货币—商品”公式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阶段的困难在于

A、商品是否适销对路                 B、交易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               D、商品价格是否与价值相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国一定时期内,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300亿元,纸币发行量为600亿元。纸币在此时期内平均流通2.5次,则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货币的

A、2元              B、1元              C、0.2元            D、0.25元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假定去年1克黄金=4克白银,且7件M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那么7件M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28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甲商品的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下图)当价格运行到a点时,对生产者产生的影响是

6ec8aac122bd4f6e

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③会促使消费者需求量的急剧增加

④会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每年清明节,市场上的菊花、康乃馨等鲜花热销,菊花的价格成倍上涨。引起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B、供求关系的变化

C、季节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商品国内生产的成本为人民币45元/件,在国际市场上按照每件10欧元的价格出售10万件该商品。假如当日1欧元兑换人民币9元,则该生产者可获得的利润为人民币

A、90万元           B、900万元          C、450万元          D、4500万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①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以手工劳动为主,投资少,经营灵活,方便人民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统计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休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节日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休闲。这表明

A、消费层次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        

B、从对象上讲,旅游消费属于有形商品消费

C、旅游消费属于超前消费的表现

D、旅游消费属于发展资料的消费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没有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足不出户、快捷方便的网络教育、网络服务,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

C、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经济        D、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假定当M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M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20件,当M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M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30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M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其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M商品的需求量

A、增加50件        B、减少50件        C、增加10件        D、减少10件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是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创造价值的体现               D、供求对价值的影响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对实现共同富裕起重要作用

④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图为近6年来某省的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图:(单位:%)

区域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市居民

37.9

37.7

37.1

36.8

36.1

35.6

农村居民

46.2

45.6

45.2

44.8

44.9

41.1

注:联合国20世纪70年代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为温饱型;40%~49%为小康水平;3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1)运用“消费结构”有关知识回答,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5分)

(2)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关知识回答,该省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9分)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生产与经济制度”有关知识,简述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12分)

 

三、辨析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人说“优质优价,因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使用价值)决定的”。试评析此观点。(1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