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观点表达这一信息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文化有传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D.文化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晚上到成都吃火锅”。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手段        ②扩宽人们的文化视野

③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④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1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频频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路过的18人都没有救她。对此有人批评指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提高道德认识                     B.要遵守道德准则

C.要重视道德实践                     D.要加强道德监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管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使我们重新打捞起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怀。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童谣属于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海南第一楼“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与这副对联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一致的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容易让民族文化失去自己的特色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长安古道,百里接云霄,李白还魂早,定重赋,清平调;肯德基、麦当劳,地铁天桥,斜倚谁家女,牛仔旗袍”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在实践中产生

②文化在发展中继承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④文化在交流中失去传承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0月22日晚,历时178天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正式落下帷幕。在筹备园艺博览会的过程中,我国公民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礼仪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这说明

A.文化素养就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形成的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国家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0年网上开始盛传“给力”一词,类似于“带劲”、“酷”,顾名思义则是给予力量的意思。素以严肃正统著称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也使用了网络热词“给力”,让不少网民大呼意外。《人民日报》的做法

A.肯定了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尊重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

C.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族文化

D.有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的融合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A.不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0年农民歌手旭日阳刚翻唱《春天里》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很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龚琳娜演唱的 “神曲”《忐忑》走红网络,已播放不下10万次。这种现象说明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时尚文化和经典文化塑造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人民大众需要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文化就是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 “悖悖”、“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对右边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①传统文化阻碍了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有了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就能成功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2年12月10日,近10年最美的月全食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正式上演。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现在都能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质

C.事物是相对静止还是绝对运动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据英国《自然》杂志披露,位于纽约长岛的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再获重大发现:中外科学家探测检验到了迄今人类所知最重的反物质——反氦-4。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人能够分析和决定事物的属性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人能够创造和认识物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其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当初,不少人曾因担心人工生殖技术可能将培育出科学怪物或畸形人而进行激烈的争论甚至反对,现在,人工生殖技术不仅用于治疗不育症,而且为治疗癌症、胚胎干细胞研究等提供了线索和方向。材料说明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产生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真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电影《梅兰芳》从一个非常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抽取出非常有时代感的精神品质,将这个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追求与民族精神的表达有机统一。这表明

A.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长期以来,碳、氧、氮、氢、硫、磷被认为是生命所必须的六种元素。据报道,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一种新的细菌,能够利用剧毒的砷进行新陈代谢,并以砷作为构成生命的结构元素。就此,生命形式将可能会被重新定义。这表明

A.权威最终会被彻底重新解读

B.科学实验推动人类认识发展

C.世界上有些事物人们是不能认识的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材料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CDP 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 亿英镑; 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材料二:《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是一部全球化的电影。技术部分是美国人,特效部分是英国人,视觉部分是日本人,服装是中国香港人,演员是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还有英国有名的爆破特效团队拍战争戏,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多国部队’,而且影片50%是外语对白。

材料三:《文化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中国文化系列电视短片。央视与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与机构合作,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典故等经典文化,在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上,抛弃传统的说教;充分发挥了电视技术制作的优势,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并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虚实相间,相映成趣,深入浅出的解读中国文化,将一个个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方文明之美的风情画卷,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哪些道理?(6 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出谋划策。(10 分)

3.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对材料三进行简要分析。(10分)

4.运用规律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选择。(6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由及作用(12分)

2.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评析“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