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文化是什么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 (  )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C.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 纯粹“自然”的东西               D. 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2年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漫画“效仿”说明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文学理论修养                       B. 掌握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C.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电影《唐山大地震》所展示出的唐山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坚韧、乐观、向上精神,强烈而深刻地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进入2012年,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美国、欧洲的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再一次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明末清初,晋西北高原一带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连年饥荒迫使无数山西难民背井离乡北上,远赴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更远的大草原逃荒,谓之“走西口” 。这一走就走了 300 多年,它对内蒙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走西口”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旅游活动          D.口语传播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  )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最近几十年,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从深圳到哈尔滨,从上海到西安,常常按照同一张当代图纸来建造楼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看不到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认为传统文化不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现代化发展   D.传统建筑不能展现中国现代文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图“孔子老子穿西装”是某服装公司发布的促销广告。商家准备用孔子和老子形象来诠释中国文化,打造出男装西服品牌的文化内涵。而社会学者认为此举是自掘文化之坟墓。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资源也可成为经济资源

C.传统文化只有依附于商业活动才能焕发活力

D.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取之不尽的文化创意资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是央视春晚的一句解说词。从文化角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B.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

C.流行文化不如传统文化优秀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表明(  )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剧,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中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榜上有名,钱老的颁奖词以“爱国”为关键词。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这体现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民族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C.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D.中华民族精神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捧红了“宁可在宝马车里哭”的马诺、快乐男声炒红了“伪娘”刘著……言行越出位越红。媒体对“另类人物”的推崇,让自己赚足了眼球。此类文化现象(    )

①反映了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

②体现出文化市场具有盲目性

③是满足人们多层次文化需要的大众文化

④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现代文化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快速,这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另一方面,网络低俗之风和手机色情问题越来越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敌。这主要表明(  )

A.科技的发展使大众传媒快捷化

B.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D.只有国家直接生产才能保证文化产品的健康有益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浙江卫视观众互动节目《我爱记歌词》,把中国老百姓喜爱的卡拉OK方式和欧美的歌词记忆游戏相结合,深受观众喜爱。这说明(   )

通俗文化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能满足人们多层次精神需求

C.文化活动应该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文化活动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才能深受喜爱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许多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很快,被称为“文化快餐”,面对“文化快餐”,我们应该(    )

A.尽量享受“文化快餐”,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B.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辨别能力

C.“文化快餐”层次低,应予以否定

D.“文化快餐”是“新闻”炒作,应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崇拜对象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对象

科学家

时代英雄

娱乐明星

体育明星

自己

反面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8

79

44

3

4

9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

A.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和行为

C.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今社会的思潮

D.提倡多元化,反对以某种意识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共54位全国模范受到表彰,开展这一活动(    )

①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有些地区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在群众中掀起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的热潮。 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说明(   )

A. 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重要

B. 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重要

C.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D.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中共杭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的着力点在于文化创新。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打破旧的思想框框,在深入实践、贴近群众,尊重历史、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观念理念、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用新的思维、新的表现手法发掘和表现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新的意义。

请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杭州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创新?(12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12分)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古代有个叫陈藩的青年人,发愤读书,才识过人,志向远大。一日他父亲的朋友徐孺来看他,对他说:“何不洒扫迎客?”陈藩答道,大丈夫当扫天下,何扫一屋呼?徐孺问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生活中也往往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干的是大事,追求的是更高的目标,因此“干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对于那些无伤大雅、无害全局的小事,就去斤斤计较,难成大事”。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为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6分)

(2)简要分析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