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郑州四中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地震是由地壳受力的作用所致。断层两侧岩石体受力的作用产生弹性变形,当岩体继续受力,变形越来越大,会累积起变形能,然后逐渐转变为位能,一旦变形消失,就发生地震。这表明

①运动是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运动的主体不一定是物质    ④事物的联系引起运动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事物不可捉摸,难以认识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09年7月6日,天涯论坛上出现一帖:“中国最牛门面房,绝对雷到你!”发帖人“爱在栾川”在图片说明中说:“上级领导来视察,就是坐在车里看看,他们哪里知道华丽的墙体后边是破旧的土坯房。”这件事说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B.意识有时决定物质

C.脱离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是做不好工作的

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尽管人们讨厌灾害,一直躲避灾害,但近年来,地震、干旱、洪涝灾害等灾害频频发生,祸及人类。材料表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厄尔尼诺现象每隔3—4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一次,取得各种数据的机会较少。而且,多数数据要从海上获得,不仅费用昂贵,也十分困难。没有足够的对比数据很难找到其规律。人们之所以没有找到厄尔尼诺的规律,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人们没有注重实践

B.厄尔尼诺时有时无,没有什么规律

C.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D.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微子是宇宙间的“隐身人”, 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 , 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 因此尽管每秒有上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 , 但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早在 1930年著名物理学家泡利 (194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就预言了这种神秘粒子的存在 , 但科学家用了25年的时间才证实了这一预言。这主要体现了:

A.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联系具有多样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精神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C.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去掉沉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下列准确揭示这首诗歌哲学寓意的是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矛盾双方是互相对立的,互相排斥

C.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

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趋势,“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写入中央文件。针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的战略思想贯穿在2004年至2010年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

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14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就业问题,各国都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到当前就业的如下信息。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二:受到世界经济降温,企业出口受阻、内需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房地产、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出现利润下滑,许多企业纷纷降薪裁员,将此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发表声明,言称决不裁员、不减薪。

你怎样认识上述企业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1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