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衡水中学高一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是

A.保证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人大代表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各项职权

C.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08年4月,湖南省颁布《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并于2008年10月起施行。这部行政机关“自捆手脚”的程序规则,开全国先河,在地方政府改革中走在前面。此前,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呼声已喊了十余年。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一份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的议案,引起众多代表排队签名附议的轰动。“这是一部政府自己约束自己行为的法律。”议案领衔人、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伟兰代表这样告诉媒体。此材料可提供的信息包括

A.省级政府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B.全国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立法权

C.健全法制是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唯一途径

D.政府的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2 987名代表中,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1/3;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这一显著的“增”与“减”说明

①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②人大代表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③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④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0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6周年。以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②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③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④它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拥有提案权,委员没有提出提案的权利

B.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D.代表接受共产党领导,委员接受民主党派领导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政协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④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只是促进祖国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10年3月6日,在政协经济组讨论会上,当王超斌委员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议取消户口限制、国家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住房时,会场上响起了“我反对”的声音……这样一个情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活力

③人民政协是社会民主的最高形式    ④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会议的进程;各省代表团在分组讨论时还有更多媒体进入现场。这表明

A.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B.党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C.党不断提高民主执政能力               D.国家权力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群众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纪委等颁布实施的《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责任追究制度将使信访工作原先的“软皮球”变为“硬杠杠”,上访者背后的困难群体权益将有更根本的保障。这有利于

①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建设                ②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2008年12月,教育部发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在本学期初,衡水中学的同学们也拿到了相关教材《民族理论常识》。新时期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①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民族关系问题

③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④有利于各民族学生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为推动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了“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政政策,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体现

A.我国解决了各民族发展不平衡问题

B.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国家扶持是西藏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西藏是一片浸透着中南海深情关怀的土地,也是一片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遍撒吉祥的土地。分析图表数据,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态势及原因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经济增长较快,党的政策促进了西藏发展

B.人均生产总值翻番,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农牧业是主要产业,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D.个人收入增长较快,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时说:“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新的时代对藏传佛教的要求和藏传佛教延续传承的内在要求。”下列对“相适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求宗教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②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要求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④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自己的阐释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09年8月16日,中国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我国信仰穆斯林的公民可以依据穆斯林宗教教义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去麦加朝圣。这表明

A.我国少数民族有参加宗教活动的权利        

B.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各项政治权利

C.我国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D.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08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指责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自由状况。2008年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中方时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据此回答15—16题。

1.中方对美方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其原因是

①美方借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②中美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③美方并不了解中国宗教的实情              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

2.中国有关部门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其目的是

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与党和政府保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③保护宗教信仰自由,鼓励公民信奉传统宗教

④引导宗教信徒学习科学,放弃有神论的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一个国家可以自由地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造条约等,这是一个国家享有的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目标是力争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7000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截至2008年4月30日,已有20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点是

 A.内政和外交都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           B.都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C.都可以自由地修改宪法、缔结条约              D.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都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这是由于

①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②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等基本权利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对台关系上,美国一方面计划向其出售导弹,一方面又明确反对“人联公投”。这表明,美国的做法

A.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B.符合联合国的宪章和宗旨

C.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D.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双方高度评价近年来中印关系取得积极发展,一致表示,继续加强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在新的一年里,把中印战略合作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我们有理由期待“龙象共舞”渐入佳境。我们期待“龙象共舞”渐入佳境的理由有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④中国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又是“神七”飞天之年。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关于民族凝聚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

B.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C.民族凝聚力是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D.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民族凝聚力的组成部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外交政策上,我国提出了“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的提出

①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有利于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④表明我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针对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责难,我国政府明确表示:汇率的调整是渐进的过程。中国是个大国,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中国在整个国际经济中的责任。我国政府这一表态表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没有一致性

③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我国既维护自身利益,也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建设和谐的国家间关系要坚持“求同存异”原则。这要求我国

A.不以国家利益冲突与否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好恶

B.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

C.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D.始终求得与他国意见的一致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解读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里的“多种声音”可以理解为

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D.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没有相同之处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由此可见

A.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的意义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09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堪忧。“灰色文化”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深远的态势,对其进一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这是因为

①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有形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消极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据此回答第29—30题。

1.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地,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2.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因为

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只要将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得越好,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C.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要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弘扬正气,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其中最主要的是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变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只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这表明侗族大歌

①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源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实践              ④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近年来,韩剧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韩国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电视剧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精美的服饰,还是可口的菜肴,一切都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这种“韩流”现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也同时存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共同的规律     B.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的意义

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2009年11月7日,湖南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启动。10 000册崭新的书籍从湖南省110家新华书店中心门市开始了它们的“漂流之旅”。据此回答35-36题。

1.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2.“读书月”的使命不但在于营造读书的氛围,还应教会人们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品尝快乐,把阅读变成“悦读”。阅读优秀书籍可以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培育健全人格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日本电影《追捕》,俄国电影《列宁在十月》,印度电影《流浪者》,越南电影《森林之火》,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法国电影《红》、《白》、《蓝》,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西班牙电影《对她说》、韩国电影《八月照相馆》……这些电影译制片是深受中国观众欢迎的影片。通过这些电影,我们感受到不同国家人们的喜怒哀乐,欣赏不同背景下的文化。这说明

①电影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手段

②电影属于大众传媒

③电影能够跨越时空的局限,传递不同的文化

④传播文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电影是其中的一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皇城,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且不论园林,就是四合院、宫殿,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总有很多“空”,有条件就一定要辅以亭池草木,显出实中之虚。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

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             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具体方式

②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

③教育方式的变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④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①中国的长城      ②九寨沟自然风景      ③埃及的金字塔    ④司马迁的《史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A.文字            B.史书典籍           C.音乐            D.绘画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有位教授曾用过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很能体现广东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上述材料表明

A.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

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

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近年来,两岸文学进行了深层次交流。无论是《台湾》杂志发表《刘铭传》、《文天祥》和《阿芙蓉》,还是《“黄浦”五期》、《伏牛》、《汉家女》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阅读,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弘扬民族精神需要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段话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①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②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的需要

③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

④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七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制定的,广泛征求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决定》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后,将由国务院据以编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做出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及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纷纷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自此以后,在国际舞台上呼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中国是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声明愿意同各国政府一道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努力,并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6分)

 

(2)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6分)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山东是“齐鲁之邦”,有着深厚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近几年来,齐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广泛与山东各地方剧团合作,已累积完成拍摄出版吕剧、山东梆子、枣梆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年发行量200多万盘。同时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相继出版了《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大型历史文化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这些措施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剧种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

你对齐鲁音像出版社的做法是怎样认识的?(8分)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精彩壮观、美仑美英。这场开幕式以“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为主题,既展现了山东传统文化中如花似玉、柔情似水的优美元素,又在演绎上实现了大胆突破、创新,以超级的光影、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文化创意打造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为了成功举办开幕式,全运会组委会深入研究考察历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召开专家座谈会,多方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借鉴外部成功经验。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全运会开幕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