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07年全国卷二文综政治高考(解析)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详细信息
2. 难度:压轴

 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C)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人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人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人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压轴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D)

 ①决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护 ③调节消费行为 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压轴

 到2006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 2500 亿美元。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A .中国对外贸易出超迅速增加

B .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C.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地升值

D.获得世界银行大额信贷支持

 

详细信息
5. 难度:压轴

图 6 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回答以下2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画师完成的作品 (C)

A.忠实再现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

B.完全是该画师丰富想象力的产物

C.摆脱原型的制约,实现了主体的创作意图

D.实现了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事实的统一

2.漫画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启示是 (A)

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④认识是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压轴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D)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之辨,技艺炉火纯青。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对此,珠宝商感叹不已。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C)

 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  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 ③ 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压轴

 某省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和管理办法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得受任何歧视,依法享有公民应有的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不得剥夺其子女人托、人学、就业的权利。不能将病人的姓名、地址及有关情况公布和传播。”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D)

①艾滋病病人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②艾滋病病人合法权利受到保护

③艾滋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不统一

④艾滋病病人并没有特殊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2006年,Z省人大常委会对 2005 年报备案的省政府规章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Z省政府根据审查意见对有关规章进行了修改。这体现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之间具有(C)

A.相互分立的关系

B.隶属的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D.相互制衡的关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

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 ②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有利于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A)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

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二、材料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用经济常识分析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用政治常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13 分)

(3)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说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对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重要意义。( 9 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 2 中国玉米产需表                     单位:10000t

年度

产量

年度总需求

需求结构

饲料消费

食用消费

工业加工

其他

2001

10600

11813

8380

771

1180

1482

2002

11136

12410

8327

737

1380

1966

2003

12130

13789

9020

828

1450

2500

2004

11400

13077

9156

792

1540

1589

2005

12160

13181

9360

820

1730

1271

2006

13000

13400

10000

600

(6)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作为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把玉米深加工产业当作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加以发展。近年来,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当中国玉米燃料乙醇工业迅速发展引起玉米供需关系明显变化,库存迅速下降,并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 2006 年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不支持玉米燃料乙醇等产业过度发展。

(7)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