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高考专项预练--古代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B.“三都”在东汉和唐代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C.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

D.在古代谦辞中,“愚”谦称自己不聪明,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体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B.“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C.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D.“会试”是明清两代每四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可应考,录取名额不固定,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一般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C.“太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D.“孝廉”是唐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廉洁正直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虛作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B.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C.“坐”在古代礼仪中指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座席而对人不敬。

D.“家”是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慈、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尊,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以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明经等。

B.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C.“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西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D.“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有国子祭酒、博士、提学、学政、教授、教谕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孩子。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夷之中,故后世称其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B.“顿首”是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C.“博士”在古代为学位名称,现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职官,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职官。

D.“庠”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辟”是秦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校”是夏代学校的名称,是当时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C.“司业”是古代学官名,隋朝时于国子监置,为监内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儒学训导之政。

D.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羊,未为马,申为猴,酉为鸡,成为狗,亥为猪。

B.“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如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D.“三辅”在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字,叫“墓志铭”。

B.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C.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讲求辞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不大。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秦汉。

D.在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文会友”是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B.古代祭祀或举行典礼,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虔诚庄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

C.“八股文”是汉代和明朝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D.“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教学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在古代地理术语中,“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两都”在汉代指长安、洛阳。

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词。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