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第5篇方山子传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之   宗:尊奉

B.然终不遇         遇:得志

C.过岐亭,见焉   适:恰逢

D.余既耸然之     异:奇怪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B.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C.方山子亦矍然 D.使从事于其间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得帛千匹

A.相如广成传 B.焉用郑以陪邻

C.孔子登东山而 D.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在这里,只分析其中两种(职业的和事业的)。

职业的研究,这类学者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运用自如。职业化有其必要,但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首先“资料见底”,即穷搜冥索,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              ),最后在材料和理论的配置中提出些观点和看法。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久而久之,难免思想贫乏,言之无物。

事业的研究则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高屋建锐,把握全面,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其突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的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指迷导悟,前贤后彦,学脉绵长,从中可以感受到真切的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1.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职业的和事业的)”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B.我常常认为(生在)百代之后,未必是不幸,为什么呢?

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凶凶(汹汹)地向他走来。

D.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

B.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

C.其次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

D.其次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中可以感受到真切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B.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C.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D.从中可以感受到时代文化真切搏动的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下面是一节实验课的教学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蔡幼学字行之,温州瑞安人。年十八,试礼部第一。是时,陈傅良有文名于太学,幼学从之游。月书上祭酒芮烨及吕祖谦,连选拔,辄出傅良右,皆谓幼学之文过其师。孝宗闻之,因策士将置首列。而是时外戚张说用事,宰相虞允文、梁克家皆阴附之。幼学对策,其略曰:“陛下资虽聪明而所存未大,志虽高远而所趋未正,治虽精勤而大原不立。即位之始,冀太平旦暮至。奈何今十年,风俗日坏,将难扶持;纪纲日乱,将难整齐;人心益摇,将难收拾;吏慢兵骄,财匮民困,将难正救。”帝览之不怿。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丁父忧,再调潭州。执政荐于朝,帝许之,且问:“年几何矣?何以名幼学?”参政施师点举《孟子》“幼学壮行”之语以对。上伫思,慨然曰:“今壮矣,可行也。”遂除敕令所删定官。首言:“大耻未雪,境土未复,陛下睿知神武,可以有为。而苟且之议,委靡之习,顾得以缓陛下欲为之心。”孝宗喜曰:“解卿意,欲令朕立规摹尔。”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岁币入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幼学请对,言:“玉帛之使未还,而侵轶之师奄至,且肆其侮慢,形之文辞。天怒人愤,可不伸大义以破其谋乎!”于是朝论奋然,始诏与金绝。幼学因请“固本根以弭外虞,示意向以定众志,公汲引以合材谋,审怀附以一南北”。帝称善。一夕感异梦,星陨于屋西南隅,遂卒。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蔡幼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人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

B.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遺岁币人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

C.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人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

D.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入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是中央政府设置的官学。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C.下第,既指下等、劣等,又指科举时代考试不中。文中指前者。

D.参政,即参知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权力同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幼学才学出众,青出于蓝。他十八岁就位列礼部考试榜首,而且其文章水平超越了老师陈傅良,得到了孝宗的赏识。

B.蔡幼学廷对直言,不避权贵。外戚张说专权时,他敢于直言朝廷政治弊病,因此惹怒了皇上,没能置于首列留京重用。

C.蔡幼学恪尽职守,能解圣意。调任潭州后,他建议孝宗不要受消极的言论、积习影响,而应积极收复国土,引起孝宗共鸣。

D.蔡幼学极尽忠言,鞠躬尽痒。蔡幼学力排众议,使皇帝答应同金国断交,提出了加固根本、聚合人才等治国主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位之始,冀太平旦暮至。奈何今十年,风俗日坏,将难扶持。

(2)玉培之使未还,而侵轶之师奄至,且肆其侮慢,形之文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