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寻找一截久的徽墨,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墨染了一样的旧堂里,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不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    )一棵须十余人合抱的千年古,华盖如伞,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然在心里泛浮。

一堵堵布满青的墙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在虹关,我拾了一串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虹关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    ),制墨传习几乎(    )。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久违(wéi        婺()源        烙(lào)上

B.不啻(chì        墙垣(huán        子(jié)然

C.弄(nòng)堂        仁(zhù)立        古樟(zhāng

D.悄(qiǎo)然        拾掇(duo        青苔(tāi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慈详        蹀躞        徒劳无功

B.琐碎        黯然        耳鬓斯磨

C.涂抹        绵延        贩夫走卒

D.恬谧        一副        须十余人

3.依次填入上文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因为        总有        束之高阁        不为人知

B.为了        竟有        置之不理        无人问津

C.为了        总有        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

D.因为        竟有        置之不理        不为人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C.为庆祝戛纳电影节72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区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美丽的花园。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文化一脉说家训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诰、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

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彭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选自《华人时刊》,2011年第十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家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训分家诫、家规、家书、家范等多种形式,历史上家长用其对子弟后代进行训诫和教育。

B.家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有些家训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家训是周文王的《诏太子发》。

C.有的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家训中治家这一内容占主要地位,其中安贫乐道、齐家以和等现在也应弘扬的思想在家训中都有所体现。

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家训的内容主要是修身、治家、处世,而家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占绝大部分。

B.“治家不仅仅倡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还起到了强化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作用。

C.古代家书富有情感而又词气真切,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比板起面孔的训诫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

D.古代家书中不乏教育名言,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到鼓舞。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名人志士多用家训训诫子弟,这些家训既教育鼓舞了子孙,又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B.家书中那些含有让人奋发、守定气节、戒骄戒躁、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举不胜举,这和封建士大夫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有很大关系。

C.封建士大夫注重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尤其注重劝子为学,也留下不少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D.对于家训中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今人需要辩证地看待。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氏文集》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释)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以其集            归:属于

B.公其可无            恨:遗憾

C.致治乎三王之盛        几:接近

D.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忽近贵远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予举进士有司            不拘

C.独子美于举世不为之时    何以汝

D.而即温温            以其求思深而无不在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明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唐代科目中以进士最重要,参加礼部考试之人都可称进士。考试合格者,赐进士及第,其后又有“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的名义。

C.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是中央审判机关。初设于北齐,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督察院合称为“三法司”。大理评事为大理寺最高长官。

D.长吏,职官名,其掌管事物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吏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吏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B.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C.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D.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挤挫折、流离困窘时,文章就已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死去;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2)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才者惜也!

(3)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金銮:明代散曲家,陇西(今属甘肃)人。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多年客居江淮。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千条”承“密树”,状柳。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2)颌联中的“笼”“锁”二字用得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二字的妙处。

(3)钱谦益曾评价金銮“诗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此诗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景与情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五、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6)假與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絮语

冯骥才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日历上,还是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里?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荫影遮翳,葱茏却幽暗。小树林又何曾有这般光明?我忽然对老人这个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小树林一般明彻。只有这彻底的通达,才能有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惟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沌呢?

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分离愈远的情人,愈显示了他们的心丝毫没有分离;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达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了一句话: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

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真正的安宁只要在阅尽人生之后就能够拥有,那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是真正的幸福。

B.本文题目为《冬日絮语》,其中写出了作者在冬天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用透过阳光的香棒叶子烘托生命的纯净圣洁,用叶子的勃勃生机衬托阳光的明媚和神奇,引出对人生的感悟和智慧。

C.透过玻璃上的冰洞,作者发现了明亮的严冬世界,对比起葱茏的幽暗的夏天,他觉得这才是春天的感觉。

D.“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一句,写出了冬日天空的高远、清澈、庄严,它深藏着奥秘,吸引着人们不断思索。

E.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冬天会沿着阳光和温暖的方向,穿越黑暗和阴影,走出严寒,走向春天。

2.归纳概括2~11段的行文思路,每空不超过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每每到了冬天,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

4.赏析第10段画线句“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

5.有人评价冯骥才散文时写到“平凡的表象传达出深刻的哲思”,请结合文本,谈谈文章传达了哪些人生感悟。

 

七、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分别是哪三个人?任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要求:有简明标题;叙事言简意赅;80字以内。

奸绝——________        义绝——________    智绝——________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先生同事的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他因有事不能参加贺宴,特编辑了一条表示祝贺的微信。此微信内容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惊悉令爱在今年高考中蟾宫折桂,忝列名校,谨示衷心祝贺。因俗务缠身,不能前往贵府出席贺宴,特惠赠路遥《平凡的世界》,祝她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还望笑纳。下次有时间,一定莅临府上,当面致贺!

(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

 

九、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作了《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演讲,在说到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时特别指出: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上下求索、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一往无前,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的最重要的一条启示就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请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三个关键词,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