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胡同(tóng)       齑(jī)粉      启碇(dìng)     蓊(wěng)蓊郁郁

B. 鹰隼(sǔn)      渐(jiān)染    颓垣(yuán)     茕(qióng)茕孑立

C. 缱绻(quǎn)    新正(zhèng)    木讷(nè)      千丝万缕(lǚ)

D. 精髓(suǐ)     嫉(jí)妒       生肖(xiāo)     纨绔(kù)子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蚀着人的 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中。

B. 《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是个博采众长、兼融并蓄、才华卓著的小说家,他的 每部作品都是精雕细琢之后的艺术珍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C. 编撰《平凡的感动》的目的就是记载和放大发端于网络、传颂于社会、感动了中国 最美人物最美故事,让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道德力量。

D. 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我们无不痛心疾首,怒斥那些唯利是图、有恃 无恐的不法奸商,对食位素餐、渎职的有关官员进行无情地鞭挞。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以下划线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人们最初读到的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会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也可能是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 月,万户捣衣声”。 【乙】那么,“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是单调机械扰人心绪的, 还是杂而不乱缠绵深淳的?许多人不甚明白。从事民俗研究的王明教授也曾为此感到困惑。 然而,某个深秋夜晚在内蒙古乡村的所见所闻,让他茅塞顿开——【丙】那一晚,“清冷的 月光如霜似水洒在地上,一片惨白。此时,‘梆梆梆’的捣衣声,响成一片,有高有低,互 相呼应,构成一篇激动人心的乐章” 。(王明《捣衣声》)

A.     B.     C.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毒胶囊事件的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B. 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C. 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D.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年轻人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了“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 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便抓住机会来赚钱。

B. 总体来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 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C.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D. 第二次交会“拥吻”前,天宫和神八需要先分离,此次交会对接要成功,就要控得住,对得上,分得开,“分得开”是成功的关键。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钥匙》《天鹅 曲》)。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本纪记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 社会人物的言行事迹;列传记述诸侯国的兴亡;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 表记史实年月。

C. 庞朴,字若木,原名声禄。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方以智研究专家。致 力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简帛方面的研究。为学善于小中见大, 爱用“汉学”方法钩稽“宋学”课题,写出别具风格的文章。其《说“无”》、《相 马之相》、《解牛之解》,便是常为人们称道的代表。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吕师孟叔侄为逆               列举罪状

B. 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比照、比较

C. 将有,则思知止以安人        兴建

D. 相如度秦王以诈详为予赵城    特地、特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相如持璧却立

B. 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生也幸

C. 其无礼于晋                   资政殿学士行

D. 去今之墓葬焉                 貌恭不心服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 虽董之以严刑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 无乃尔是过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它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函陵,秦军氾南    B. 买五人之头而

C. 人皆得以使之    D. 则思江海百川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 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请根据下面的采访内容,提炼要点,为“家风”一词做一个简要 概述,不超过 50 字。

台湾企业家黄梅邨:父母常说一句话,我们不做我们不要孩子做的事。家风并不是 让外人看的,家风是无形的,贵在身体力行。

北京某市民:父母的谆谆教导就是我们的家风!小时候父母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 “宁可日日下田地,不可天天串亲戚”“千金万银不及手艺防身”!……现在虽然父母

都不在了,但他们话却依然记忆犹新。

山东某市民: 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农村,教师是很受尊敬的职业,我的 家风就是简单的两个字“宽容”。父亲从小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凡事要学会退一步, 而正是这种内敛平和的家风,对我的性格塑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 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 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②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 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 也存在于一切 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 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 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③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 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 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④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 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 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⑤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 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⑥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 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 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势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持斑 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⑦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 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 以彻底决裂。

⑧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 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 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节选自庞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传统文化”,重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即所谓的文化遗产。

B. “文化传统”,即民族精神,重点在“传统”,它虽不具备有形的实体,却无所不在地存在于一切现实之中。

C. 有人将传统视为服装,服装以时为美,传统就被看作了包袱;有人将传统视为文物,文物惟古是尚,传统又被当作财富。两种看法都是偏颇的。

D. 作者认为传统不是“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也不是“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是想说明传统具有惰性,难以彻底与其决裂。

2.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节选文字主旨的一项是

A. 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B. 传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

C. 我们应该辩证地了解和看待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D. 传统总是随着人们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没有人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

3.根据文中所谈到的传统的“两重属性”,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清明节”这一传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后面的题,共14分。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
1.结合全文看,第一段中的画线句有哪些作用?(4分)
2.文章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文章第八段写道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反省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分)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第下面小题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谋臣,今不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 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 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令 可以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史记·伍子胥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           隙:隔阂

B. 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   猜贼:猜忌敌人

C. 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       怨望:怨恨情绪

D. 必树吾墓上以梓                  梓:梓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王卒伐之有大功      源不深望流之远

B. 今不用              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C. 我以死争之先王     若亡郑而有益

D. 令可以器           将以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大夫和军事家。选文叙述了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亲自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的事实。

B. 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着重记述了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弃小义而灭大恨的 事迹。司马迁饱蘸笔墨。略貌取神,立体化地突出了伍子胥的精神风貌。

C. 伍子胥是智勇双全的人物。他为吴国率兵打仗,为吴王称霸一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他被赐死前对门客说的一番话,是预言,是现实,是政治远见,是身遭诬害的愤慨,也 是对吴王昏庸的憎恨!这使伍子胥的形象达到了新的高度。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后面的题。(6分)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1.常以意象为触发点此诗最重要的意象是(写两个)                       ,诗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写一种)            3分)
2.结合全诗,说说诗题中“怨”的情感内涵。(3分)

 

六、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

(2)大阉之乱,_________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

(5)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

(6)今两虎共斗,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

(7)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好作文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

有作家说“敢讲真话”,有编辑说“拒绝套路”,有特级教师强调“真情实感”,有文学评论家则认为“见解独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3) 不得抄装、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