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所说的国内文化交流主要指中原文化与中国国内其它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原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和秦汉的统治中心,文明发达,历史悠久,制度健全,理所当然的是当时文化最昌盛的地区。秦汉大一统,政令号一,制度划一,为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与各地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晋文公也难以办到,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上确实存在着南北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表现、特征,前人都有研究,其中梁启超的论述尤为精要:“自周以前,以黄河流域为全国之代表。自汉以后,以黄河、扬子江两流域为全国之代表。近百年来,以黄河、扬子江、西江三流域为全国之代表。穹古之事不可纪,今后之局犹未来,然则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大舞台也。”(《饮冰室文集》之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秦汉时期,被认为是南蛮的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南越的犀牛角、象牙、珍珠、银、铜、布被用来与北方交换。1983 年在广州市发现第二代南越王墓,其墓制基本同于西汉诸侯王,出土有玉衣、金印、铜铁器、漆木器等。反映了当时南越的文明水平以及与中原的密切关系。西南少数民族古称西南夷。秦建有“五尺道”,汉设有武都郡、益州郡等六郡,并封滇王,赐滇王金印。

同时,中原汉族与东北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也明显加强,如乌桓在武帝时受汉统治,为汉守边保塞,后结怨于王莽,与匈奴为友。东汉又率众归化,光武帝时封乌桓渠帅 81 人为侯王君长,后又设护乌桓校尉加强控制,使其加快了封建化的步伐。

从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直到隋文帝统一的400年间,兵祸连年,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三国鼎立,仅仅是更大动乱的序曲,经西晋短暂的统一,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的割据,继而又有北魏和东魏、西魏的裂变和嬗递。南方则有东晋、宋、齐、梁、陈诸王朝的更迭。这是中国继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又一个乱世,而且乱的规模更大、乱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春秋战国把思想和学术从旧的思想体系中解放出来,赋予它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多元的思想、教育、学术,为秦汉奠定了高起点发展的基础。汉代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几经变更整合,终于将儒家思想定为一尊,整合兼纳道法阴阳诸家而为一元帝国文化。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又将一元文化打碎,旧的名教和经学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佛教广为流传,并加快了汉化的进程。当四个世纪的震荡结束以后,一个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强大王朝——唐朝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节选自裘士京、房列曙、周晓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学者认为,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汉赋中有楚辞的影响就是一个佐证。

B. 中国文化存在着南北差异,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差异才有南北文化的交融,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

C.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主动与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强了联系,广州市发现第二代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衣、金印、铜铁器等就反映了这种联系。

D.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和学术得到解放,出现了多元文化,汉代几经变更整合形成了一元帝国文化,魏晋南北朝时一元文化又被打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原地区文明发达、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夏商周时期起,中原文化就开始了与各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

B.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想实现政治统一都没能实现,而被称为夷蛮的荆楚却独自称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C. 秦在西南地区建有“五尺道”,汉在这一地区设有六郡,并封滇王,赐滇王金印,反映了当时中原与西南各族有密切联系。

D. 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但思想和学术得到解放,有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这为后来秦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大舞台也”,表明南北文化有差异,中国文化有交融之可能。

B. 乌桓在汉时曾结怨于王莽,并与匈奴为友,但中原汉族与东北各民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并没有因此而中断。

C. 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这两个动荡时代,是各种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所以说政治越动荡文化交流越密切。

D. 四个世纪的震荡结束之后,唐王朝产生了,它是一个融合了儒、道、佛等多种文化的、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王朝。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②滁人,得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③立;下则幽谷,窈然④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⑤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⑥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⑦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⑧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⑨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名其亭焉。

[注]①丰乐亭:在今安徽滁州城西丰山北,为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建造。 ②诸:兼词,之于。 ③特,突出。 ④窈然:深幽的样子。 ⑤滃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⑥按:查核。 ⑦畎:田地。 ⑧涵煦:滋润教化。  ⑨刻露,清楚地显露出来。⑩岁物:收成。

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修既治滁之明年          明年:第二年

B. 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升高:登到高处

C. 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可爱:令人喜爱

D. 幸生无事之时也          无事:政务轻闲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州南百步之近      吾每念此,常痛骨髓

B. 盖天下平久矣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C. 漠然徒见山高水清    朝济夕设版焉

D. 遂书名其亭焉        私见张良,具告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作者简介了发现滁州甘甜水源、修建丰乐亭、与滁州人往来游乐其间的经过,暗寓“乐”于行文之中。

B. 文章第二段,作者通过对滁州地理位置的介绍和历史的回顾,批判了历代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行为。

C.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回应开端,交错用了四个“乐”字,淋漓酣畅地抒写了欧公此时的愉悦情怀,归结了全文主题。

D. 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满 庭 芳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钅工。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容雨声。③残钅工: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

1.下面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上片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B. 上片的“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 上片的“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D. 下片的“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既写当日风雨骤至的景象,又反衬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

E. 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2.本词的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①《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

②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④我有嘉宾,___________ 。(短歌行)

⑤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了自己终于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喜悦。

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是: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mài)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承(zǎi)着保持社会稳健发展的重要使命。

B. 北京糕点业吸取汉、满、(měnɡ)、回、藏等民族食品的精萃,融会南北糕点之特点,不落(kē)臼,经过多年积累,终于制出了独具特色的“京味糕点”。

C. 习近平曾在中央纪委全会上,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渔阳皮鼓动地来,惊破霓(shanɡ)羽衣(qǔ)”,来形容腐败终将导致天下大乱,打破歌舞升平。

D. 当时中国学人面对社会腐败、世风(mí)烂,以传统为器对西方利己主义予以鞭(chī),那是捍卫民族文化的自我觉醒,与封建复辟和狭隘排外不可相提并论。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是

A. 近日,山东省抓获了一个大型拐卖婴儿的团伙,该团伙在短短3年时间内,作案多起,共拐卖婴儿400多人,简直罪不容诛

B. 9月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一大批包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在内的珍贵文物,那种蔚为大观的景象确实令人震撼。

C. 高考在即,高三学子们个个埋头苦读,为了实现梦中的理想而宵衣旰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令人十分敬佩。

D. 经济建设中,如若仅仅为了提高GDP而无限制地开采矿产资源,那么,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无疑将被子孙后代诟病。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习近平强调,6 年来,金砖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共赢、合作、开放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

B. 过于放松的假期有可能带来一些可怕的结果。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容易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

C.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深深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甚至为她唏嘘落泪。

D. “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调整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部分,使句式趋于整齐。

张祚琼是湖北省巴东县一名道路养护工,今年45岁。在28年的养护生涯中,她清扫过的路面面积达50余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整个湖北省清扫了近三遍。在过往的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她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工作搭档”,她的工友都这样评价她;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交给她我放心”的劳动模范;她的丈夫称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而在张祚琼自己眼里,既然做了一名养路工,她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出彩”——把路养好,让行人车辆都能平安通过。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中华文化特征形成的简示图,请根据该图,写一段话,揭示中华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意简明、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怎样隐秘的内心世界,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引起过你什么样的回忆?是幸福还是伤感,是快乐还是忧伤?

请选择你的这样一段经历,真切、具体地表达出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只能写记叙文。③说真话,抒真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