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玉簟(diàn)秋        将(jiāng)进酒           绿水荡漾清猿啼

B. 剡(shàn)溪        披靡(mǐ)                斗酒十千资欢谑

C. 肯綮(qǐng)        钟鼓馔(zhuàn)玉         三顾频烦天下计

D. 田父(fǔ)          妃嫔媵(yìng)嫱          夷歌数处起渔樵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六王,四海一           毕:完了,完结

B. 不愧于心乎           独:仅仅,只有

C.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先例

D. 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技盖至此乎    B. 而母立于兹

C. 鼓瑟希,铿尔    D.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 可谓智力孤危    D. 奈何取之尽锱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其它三项的是

A. 足之所    B. 梁君臣之首

C. 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D. 项王乃复引兵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侍坐》)

A. 技经肯綮之未尝

B.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C. 盛以锦囊

D. 臣之所好者道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戍卒叫,函谷举   ③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⑤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洎牧以谗诛   ⑦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⑧使不上漏  ⑨加之以师旅

A. ①⑧/②⑤⑥/③/④⑦⑨    B. ①/②③/④⑥⑦⑨/⑤⑧

C. ①②/③/④⑦⑨/⑤⑥⑧    D. 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吾点也                 ②嬴而不助五国也

B. ①吾儿,久不见影         ②虞兮虞兮奈

C. ①杳不知其所也           ②苟以天下

D. ①尔无忘乃父之志         ②亦各言志也已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少牢: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B. 伯仲: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形容才能相当,不相上下者。古代常用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孔子字仲尼,相传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C. 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与“妃”相当;“媵”,陪嫁的侍女。

D. 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 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 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 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 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 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生态伦理思想”,尾段论证“生态伦理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 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 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 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 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 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 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 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 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 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旁宫赋》一文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文中体现作者对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②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③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④在静安区某停车场内,上万辆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统一集运到这里,各色各样,密密麻麻,野生藤蔓随意缭绕,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⑤每到3月12日,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⑥昨天偶遇睽违多年的老同学,长期分别,短暂相聚,我们却没有拘谨不适,反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忆起彼时的人事物情,不觉失笑。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五、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潜能、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B.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 22日浙江金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二村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妇孺儿童。

D. 据广铁集团最新消息,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广铁集团决定自8月23日5时起,对管内部分线路采取列车停运措施。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完整地保护历史建筑,     呼吁容易,批评也不难,    要真的落实下来,并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这需要真金白银地砸进去。     ,完整地保护,    是人们的理想,   也只能是理想,这样的理想很难完整地照进现实。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人们需要理想,    需要理性。

 

A

不仅

虽然

然而

如果

/

B

/

倘若

所以

尽管

C

不只

即使

不过

因为

/

D

由于

尽管

其实

/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人的沉默曾遭遇鲁迅的重批。但鲁迅同时又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1世纪,这是一个自由表达的时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上发言。小至生活琐事、娱乐八卦,大至文化界、学术界等专业领域,都在这个时代通过网络、报章、视频等走向广泛地被言说。

我们的沉默、我们的发言,是国人曾经和正在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