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现代文阅读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

王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呼。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

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多彩了。我们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小众沟通与互补。以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1.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格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所有观众的欢迎。

B. 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

C. 知识精英群体中不少人对小品这种文艺形式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堂,他们不得不正视赵本山“现象”。

D. 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赵本山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最高的水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赵本山的小品成功登上大雅之堂,引发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更多更深的思考,引发了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繁荣和向更高品位迈进的期待。

B. 我们的文化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更需要那些有模仿秀的天才。

C. 我们的文化需要得到笑料,更需要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是因为我们的艺术作品要追求群众喜闻乐见内容,还需要对于群众的洗涤启迪。

D. 我们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只要既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大众与小众就必然能够沟通与互补。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本文作者看来,我们之所以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是因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B. 2009年春节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分别组织的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与2009年央视春晚一样不乏精彩。

C. 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适合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

D. 我们期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节选《史记》)

注:面雍树:大人面向小孩,小孩抱着大人的脖子好象悬在树上一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婴已而补县吏,与高祖相         爱:亲近

B. 覆,婴坐高祖系岁余           狱:案件

C. 至平城,为胡所困             北:向北

D. 曰“近我”,以尊之             异:使…与众不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得脱    旦日飨士,为击破沛公军

B. 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            独五人之皎皎,何?

C. 是脱高祖                      方其系燕父子

D. 高后崩,代王来                  君所知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

B. 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C. 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D. 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被谥文侯。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挺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端庄,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世间恩爱夫妻,概能如胶似漆;但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的,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在临走前的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有才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

B.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里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

C.傅雷认为自己的罪责主要有三宗: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

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作用?

(4)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呢?

 

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阐述。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美姬(jī)      鲰生(zōu)      变徵(zhǐ)   满载(zǎi)

B. 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lù)      氾南(fán )

C. 瞋目(chēn)    目眦(zì)       长篙(hāo)   骨髓(suǐ)

D. 逢孙(féng)    荡漾(yàng)     似的(shì )  颓圮(pǐ)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 该厂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立见成果,当月即扭亏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之效。

B.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 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D. 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句中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 ①②⑤/③④/⑥    B. ①③④/②⑤/⑥

C. ②⑥/③④⑤/①    D. ③⑥/⑤/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填入下面诗句中的空缺处使上下句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朋友,不要说地上有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把阴影永远留在你身后。

A. 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    B. 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

C. 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    D. 迎着太阳走,抬起你的头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请用简练的文字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航天界的有关人士表示,继“神舟号”飞船去年成功发射后,中国第二艘空舱载人太空船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发射前的技术调试准备工作。据了解,第二艘空舱太空船与前艘相比,仍然是按三名宇航员的空间配置,但整船重量大为减轻,舱内操作更为便捷,电缆布置更显科学实用,这为今后载人太空船总体指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宇宙飞船的载人飞行的准备,宇航员培训进展顺利,宇航员安全在磁辐射、流星雨、失重等恶劣太空情况下如何有保障等课题正在抓紧研究,已建成模拟太空环境的实验室,并开始进行自行研制太空衣、太空食品。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下文空缺处填上相关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构成排比句。

生活是一本教科书。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这本书的引导下、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感谢生活!

 

八、话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一则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故事中的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竟成了“稀世之宝”,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珍惜”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