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

(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___________

(7)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

(8)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

(9)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

(10)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1)揉碎在浮藻间,__________

(12)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想我一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臣为①韩王送沛公        为②之奈何      谁为③大王为④此计者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2.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B.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造册。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驻军。

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D.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3.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平得宰天下        宰:分割

B. 陈涉起而王陈        王:称王

C. 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D.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具:详尽

2.下列对原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B.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C.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D.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 刘邦阴险狡诈,面对项羽所派使者,他先是故意将其当成范增的使者盛重接待,又假装在知道是项羽使者后降低接待规格,这让项羽对范增起了疑心。

C. 范增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然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D. 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始终没能招致到天下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2)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一首诗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

B. 第一首诗后两句借儿童问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描摹出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

C. 第二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诗的续篇,诗人回到家乡以后,耳闻目睹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感慨少小时的玩伴中有不少再也见不着面了。

D. 第二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故居门前镜湖水没有什么改变,实际上想要表达这样一种感慨: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变化太大了。

E. 两首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多,如“少小、老大、近来、旧时”等,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读者产生了在时空中穿越的感觉,令人迷惘。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永远的巴金

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者读过了巴金写的译的许多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 巴金喜欢高尔基笔下关于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 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E. “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在人民心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2.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

3.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心气极高的恒大队因意外导致主场失利,他们分析原因后决定       ,在客场挽回局势。

②本月早些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敦促出现感染疫情的国家不要过早地恢复农场的家禽养殖,以免疫情       

③谁也没想到74 岁出狱的昔日“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能够       ,创造了“褚橙”传奇。

A. 东山再起   重整旗鼓   死灰复燃

B. 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

C. 重整旗鼓   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D. 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李庆与同事打牌琴瑟失调后就报警谎称有人冲进他家抢劫,因严重干扰了警方的正常办公秩序,被行政拘留并罚款。

B. 他对设备故障的每个细节都判断得准确,对故障处理过程的分析与推断也都精准无误,已然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地。

C. 面对马丁和哈登交易后的首次对阵,马丁认为必须尽可能让对方在比赛的投篮中屡试不爽,进而阻止对方的成功。

D. 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雪雾天气,国道205线淄博收费站杞人忧天,制定多项应对雪雾天气的措施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仿照例句中划线的部分,续写一句话。

例句:只要热爱生活,一竿傲然的劲竹,也能让你品出铮铮的气节;一方嶙峋的瘦石,也能让你悟出不阿的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          ①(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②。

(1)请在①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处有语病,请改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把下边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人类的历史已不再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统统应当被这时已经成熟的哲学理性的法庭所唾弃并最好尽快被人遗忘的毫无意义的暴力行为。

 

九、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以“又见晴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