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散文阅读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内(有战乱)

B. 邻国之民不(增加)少

C. 填然之(代词,代“鼓”)

D. 弃甲(拖着)兵而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 ①②⑤/ ③/ ④

B. ①③⑤/ ②/ ④

C. ①②④/ ③⑤

D. ①②⑤/ 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借助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代词,之

C.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横穿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子亦有不利焉

C. 朝济而夕没版焉

D. 将焉取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何陋之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       不足为外人

B. 养生丧死无憾,王之始也     于是废先王之,焚百家之言

C.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      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

D. 之不传也久矣         何可胜也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比一乡

B. 余嘉其能古道             王不;示赵弱且怯也

C. 蹑足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       汉天子,我丈人

D. 感吾生之休              太祖奋武将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A. 父母宗,皆为戮没

B. 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

C.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每至于,吾见其难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B.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        固一世之雄

C. 何为其然                 吾其还

D.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其闻道亦先乎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B.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于我皆无尽也       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

C.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D. 位卑则足羞,官盛近谀             淇则有岸,隰有泮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绩:纺织

B. 宁能衣其夫子              衣:使……穿衣

C. 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客:把……当作客人

D. 孟子谢,遂留其妇            谢:感谢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

①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②徙舍学宫之傍    ③孟母以刀断其织

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⑤妇辞孟母而求去   ⑥孟子谢,遂留其妇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 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 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 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2)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四、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2)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从而师之。《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年一叹读韩愈

①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因而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②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此外,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他担任监察御史官爵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

③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和流放的历史。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④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鰐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继承了远古的迷信传说,认知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都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灵,以求平安。韩愈一向尊重孔孟正统儒理之道,反对神鬼的玄学之说,便不顾疲劳地日夜游说于江水之边,宣扬除鳄才是自我拯救之良策。潮州自古为客家族人之领地,其族人把信奉神灵视为灵魂之全部,因而驱鳄之举步履为艰。但生性执著的韩愈,一直不改初衷,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善果,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因而,后人一直垂念其德政,在江边立起这个临江亭和亭内的功德碑。其影响之大穿越了时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1537年),礼部右谏沈伯咸,还特意在韩山写下了“功不在禹下”的碑文,以示对贬官到潮州后韩愈德政的崇敬。此为韩愈在粤东的肖像之一。

⑤之二,尽管大唐时期,还属于帝王世袭的封建社会,但在唐律中已有不许“纳良为奴”的律条。但当时的粤东岭南,处于大唐版图上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韩愈贬官到此地时,该地盛行贩卖人口之恶习,地方志中留有“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的记载。用白话文解析,就是在饥荒之地,有钱人家能收贫穷人的全家为奴。韩愈到了潮州之后,以大刀阔斧之气势,更改这地区的千古陋习。此举比驱鳄更为艰难,韩愈为此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韩愈早有铭言喻世:“业精于勤荒于嬉。”他就是用这种不知疲惫的执著精神,而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的。据地方史料记载,韩愈此举开花结果后,曾有贫苦奴民称他为粤东岭南的“韩青天”。这是韩愈被贬官到潮州后的肖像之二。

⑥这里必需说明的是,这是韩愈在任八个月内的政绩。不知是他的时运不济,还是唐宪宗余怒未消,也许是二者兼有之故吧,他在潮州为官八个月之后,又被贬官到袁州当“芝麻绿豆官”去了。因而,当笔者登上韩山上巍峨的韩公祠时,不尽百感丛生: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中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以文而论,文史学家评说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理而说,他是个敢做敢为、荣辱不惊、视庶民百姓为父母的清官。

⑦后人为了纪念他为文为人之德,在韩山绿色环抱中,为他修建了雄伟的纪念祠堂。沿山而上的回廊两侧,皆为唐代之后官人和文人对他的评说。我统计了一下,总共四十块碑文,碑文以各种书体刻下对这位“百代文宗”的盛誉。至于潮州的本土人士,更是以韩愈曾在此地驻足为荣。与我一同登山朝圣的当地文联友人对我说:“千古中的文人至圣,从长安被贬到我们这儿来,成了我们这方水土至高无上的荣誉。”

⑧我说:“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1.文章一开始就引用了一句民俗谚语,有什么作用?

2.本文第三段写了许多其他的贬官者,作者有什么用意?

3.结合全文,说说韩愈一生有哪些成就。

4.文章第七段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5.阅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理解,探究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蕴。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部分,组成一个排比句。

我们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一只杯子中盛着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一只杯子中盛着果汁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果汁;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

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