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承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黑白摄影是理性的、有语言的、有意识形态的等;彩色摄影只是感官的、感性的感受,会破坏掉摄影好不容易确立起来的艺术地位。新彩色摄影的观念扭转了这一认识,让人们发现色彩摄影是有语言的,是可以引发人们思考的。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家“赋子色彩 以生命”,通过色彩来表现摄影家心目中的色彩,表现“有色彩的世界”。以威廉·艾格斯顿的摄影作品《红屋顶》为例:红色的屋頂墙壁像是鲜红的血液,由中心散开向外延伸的电线像是经脉在汲取养分,作为视点的电灯明亮又突兀。摄影家威廉·艾格斯顿用鲜艳与冷峻的色彩表现了美国战后丰裕的现实社会的寂寞与空虚,通过色彩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

②在黑白摄影时期,大多数人不会关心色彩在画面里扮演什么角色,因为黑白抹杀了更多细节。现实世界是有色彩的,生活同样也是有色彩的,但是不被人们注意到,甚至不被人们意识到。新彩色影的摄影家们要表现的是“有色彩”的现实世界。对新彩色摄影而言,有色彩的照片并不只是一种结果。他们对色彩本身并不感兴趣,其目的在于以色彩表现生活,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当他表现某些事物、场景的时候,那些色彩正好突出了他对被摄事物的理解《推车少年》中,威廉·艾格斯顿拍摄的在金色光线中摆弄超市手推车的少年,阳光照射在脸上,整个画面温暖又明亮。在普通人看来,只是一张彩色的照片,但在艾格斯顿的眼中,少年就是金色的青春,阳光向上的少年和金色的光线正好突出了其对青春的理解。

③新彩色摄影将色彩作为摄影表现的主要部分,和光线、构图、形态一起构成照片的整体感。在艾格斯顿的作品中,色彩对照片的整体视觉效果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看似刻意地展现色彩,但是在他自己眼里只不过是在忠实地记录现实。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崇尚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以黑白为经典。以威廉·艾格斯顿为首的新彩色摄影家们思考尝试的摄影方式对整体摄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画面中的光线、空间和色彩等都可以是主体,摄影也不仅仅是捕捉瞬间和完美的形态。

④新彩色摄影概念的提出顺应了技术进步的同时,让摄影家们意识到彩色对摄影表现的新的可能性。乔尔·迈耶罗维茨探索光线对色彩的的影响,他的《菜特角》用彩色拍摄清晨和日暮时分的海边,思考光线与彩色的关系,构成了新的思考空间。

(摘自《美术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家以色彩为载体,赋予色彩以生命,展现摄影家心中的色彩。

B. 黑白摄影中颜色不起任何作用因为黑白抹杀了很多细节,但不能否认黑白摄影是有语言的。

C. 艾格斯顿的作品处在摄影的新阶段,所以作品中色彩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和光线等浑然一体。

D. 新彩色摄影展示了新时代的技术进步,加强了色彩对感官的刺激,但影响了摄影的艺术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以以威廉·艾格斯顿为代表的摄影为例,对有语言的、引人思考的新色彩摄影进行论述。

B. 第一段将黑白摄影、传统彩色摄影、新彩色摄影进行对比,论述了摄影家用色彩表达对现实的理解。

C. 第二段中理论分析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摄影作品《推车少年》论证了以色彩表现生活这一观点。

D.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先介绍新色彩摄影的地位,再分析其特点,最后突出其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彩色摄影与其他摄影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能够利用色彩,并将感性感受与理性思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B. 摄影家威廉·艾格斯顿曾用多元色彩表达了对战后美国社会的认识,通过色彩表现了社会的寂寞、空虚。

C. 威廉·艾格斯顿等新彩色摄影家们对摄影方式进行思考尝试,让光线、空间、色彩等都可以成为画面主体。

D. 《莱特角》有效地处理光线与色彩的关系,用彩色记录了清晨和日暮时海边情景,构成了新的思考空间。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玉语

舒翼

我拿起一块和田玉,攥在手里。我想到了英国作家吉米.哈利的一本书《万物有灵且美》,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约克郡乡间所遇到的美好的自然、温馨的人及可爱的动物。在作者眼里,万物充满灵性,并且是美丽的。

我很喜欢这句话。我相信,正因为万物有灵且美,所以,万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大自然中的万物充满灵性的一种表现,正是他们特殊的语言。花儿有花儿的语言,草木有草木之语。

此刻,我在新疆和田。我手里拿着的这块玉,也有着它的语言。

那么,玉语,又在诉说着什么呢?

从玉语中,我读到了天地之精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从地质学上看,玉是美丽的矿石。譬如和田玉,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玉矿。所以说,玉是大自然的杰作。产自大山中,经历过山体的碰撞、河流的冲击、日月的照耀、风霜雨雪的锤炼,在天与地之精华的熏陶下,这“美丽的石头”方可最终形成。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着的那块“通灵宝玉”,传说就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石头,日积月累中吸收天地之精华,最后变成了一块美玉。而被看作玉中上品的和田玉,出自中华文化中有“万山之祖”之名的昆仑山脉,经历了玉龙喀什河的千年冲刷打磨。正是在神山的怀抱里,在灵水的滋养下,山水合一,才孕育出了优质的和田美玉。

从玉语中,我追溯着时间和历史。玉,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而成,是时间的产物,是古老的象征。一块玉里,蕴含着逝去的时间;一块玉里,所有的皮色、沁色甚至裂纹等,都是岁月的留痕,由时光雕刻而成。人们从一块玉中感受着时间,也从一块玉中走进一段历史。在今天的出土文物里,玉所占的比例相当高,透过玉,人们发现一个时代的社会内涵。

事实上,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种自然物质的价值,将它们打造成了各种器具,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或是用来佩戴以装饰自己。今年上半年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所展出的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的各种玉器,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美,让人惊叹。这些玉器大部分是和田玉,包括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类,成为人们考察商代社会的文化及生活面貌的重要依据。

从玉语中,我寻找着文明的足迹。人们都知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但却少有人知道还有一条“玉石之路”。有专家通过多方考证推测,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玉石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边疆和中原、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最早的媒介,正是玉器,“玉石之路”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而和田,不仅是“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镇,更是“玉石之路”的中心。所谓“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于阗即和田的古称,不难想象,千百年前的和田该是怎样一番热闹的场景,因为玉石,各色人种穿梭来往于此,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时光流转,沧海桑田。而今,精绝国、戎卢国、扜弥国、渠勒国等已被浩瀚的沙漠吞噬,繁荣的城镇淹没在了塔克拉玛干的沙海中,精美的塔寺也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但是,这片土地上一处处珍稀的遗址,以及大量珍贵的考古发现,分明在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昨日辉煌的文明。

从玉语中,我品味着传统文化之美。冰清玉洁、玉树琼枝、金枝玉叶、小家碧玉、怜香惜玉、珠圆玉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大概很少有这么多的成语与一种物质有关。汉字中,“斜玉旁”的字数量繁多,珏、环、珂、琳、琦、珺、瑜、瑶、璇、瑾、璐……它们大多数都和玉有关。可见,古人是多么欣赏玉,又是多么偏爱玉啊。

这也难怪,因为玉所具备的品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品格是那样地契合。玉是温润的,宁静的,平和的,精致的,典雅的……充满了中国式的美丽,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于是,由玉而延伸,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白璧无瑕”的完美品德境界,“艰难玉成”的不断进取精神,就连古人理想的人格,也是追求“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风度和内涵修养。常言还道:玉不琢,不成器。玉,往往以玉器的形式与人类发生紧密的联系,而从玉到玉器,又在另一个维度上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玉刻工艺之美。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玉会语吗?其实,玉不语。玉不语吗?听,玉的灵魂在语。

在新疆和田,无时无刻不与玉相遇。于是,我读玉语,却发现怎么也读不完。玉语是博大的,博大到包罗万象;玉语是精深的,精深到意韵无穷。因为,玉蕴含的是美,是历史,是文化,是文明——而这些,不正是人们永恒的精神探索和不灭的精神追求吗?作家范小青《说玉》一文中说得好:“玉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它存在于现实中,更存在于人的心灵间”。

玉之语,其实全在于人们对于玉的解读和认识。

玉之语,人之语。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我”想到了吉米·哈利的一本书《万物有灵且美》,引出“我”喜欢的一句话,并过渡到后面对“玉语”的描述。

B. 文章引用小说《红楼梦》里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那块“通灵宝玉”的故事,说明了玉是天地之精华,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C. 文章用人们熟知的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引出少有人知道的历史更悠久的“玉石之路”,这样加深了读者对玉的印象。

D. 文中列举“珏、环、珂、琳、珺、瑾”等带“斜玉旁”的字,意在说明许多汉字和玉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2.作者从玉语中获得了哪些有关玉的认知和感悟?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文章以“玉语”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东北地区开发较晚,因而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工业发展较落 后,然而在解放初期,随着新中国大力发展重工业,东北地区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早的重工业基地。除此之外,该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林业、畜牧业发展均靠前。根据相关数据,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东北的经济以及工业化水准均大幅度领先全囚其他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地区工业方面的GDP总量超过全国一半,遥遥领先其他省份。然而在近些年,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但还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准。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之下,东北地区可以说是观念落后、产业结构滞后,这些阻碍因素导致其经济发展远落后沿海地区,甚至很多内陆地区。振兴东北势在必行。东北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这样看来,这个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对于急需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是极具有战略意义的。

(摘自《智富时代》)

材料二:

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与缺乏一股强劲的东风激活这些优势资源与要素有关。这股东风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东北经济增速较快下滑,正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倒過机制。只有使出狠劲,全面深化改革,由“等靠要”变为“闯改创”,才能真正走出国境。其中,尤其应抓好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从财政、税收、金融及服务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最大服度的支持,使老工业基地成为创新创业沃土。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是结合自身特点和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四是坚持多轮驱动,既依靠创新创业,又扩大政府基础建设投资、扩大出口和消费,合力拉动经济增长。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采取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优化人摘自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东北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竞争力的下滑,既与中国已经进入由中高速增长到次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也与全球经济周期以及逆全球化的外部因素有关;既与东北地区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的特性相关,也与东北地区市场化改革相对 滞后的特征有关,是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因此,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 所面临的因境,只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一个缩影,是发晨中的问题,改革中的题,前进中的问题,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国家发改委2016年11月17日举行的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指出,当前,东北经济仍在筑底。对东北经济形势的判断,可以用20个宇来概括: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国难较大,分化加大,亮点不少。“总的来看,我们认为东北经 济处在不断筑底的过程中,再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材料五: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东北经济发展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势在必行的看法。

B. 材料三分析东北经济下滑的原因,并指出这只是改革中的问题,无须刻意放大或故意扭曲。

C. 材料四中,周建平认为东北经济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并对未来东北经济走向进行了预测。

D. 材料五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较慢,地区生产总值不高经济仍落后。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在解放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前期,东北地区在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指导下,经济一直遥遥领先。

B. 振兴东北经济,可利用东北是“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一发展机遇,改变落后状况。

C. 国家正在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坐等靠,要勇敢创新,大胆改革。

D. 目前东北经济出现的困难,是缺乏全面深化改革这股东风来激活东北的优势资源与要素所致。

E. 东北经济下滑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东北经济困境是发展中国家必然要面临的困境。

3.从政府层面上看,要使东北摆脱经济困境,该怎么做?请结合前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忠公,名貫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

年十二三,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馳,持槊立,而待马至,臍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挠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威服其娇捷。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

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御军极严猛,行伍肃然。稍暇,辄投壶鸦雅歌, 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一日,呼弟忽都海涯语之曰:“吾生宦情素薄,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欲以让弟,弟幸勿辞。”语已,即解所绾黄金虎符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仁宗在东宫,闻其以爵位让弟,谓宫臣曰:“将相家子弟其有如是贤者邪?”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宿卫禁中。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书凡万余言,未报。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

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灶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偶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欲易之以绸。渔父疑其为人,阳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其依隐玩世多类此。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壁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攸攸若欲遗世而独立云。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文靖。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小云石海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土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B.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C.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D.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折节,文中指强自克制,改变初衷。也可以指降低自己身份,屈己下人。

B.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铜铸,虎形,背有铭文,分两半。

C. 东宫,常指太子所居之宫,可借指太子,与中宫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生前或死后被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云石海涯体力惊人,身手敏捷。十二三岁时,他就能在马背上把槊舞得虎虎生风,拉开强弓射猎,上下陡坡就像在平地上一样。

B. 小云石海涯出身宦家,善于治军。他的父亲是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他以贯为姓。镇守永州时,他治军非常严厉,军纪严明。

C. 小云石海涯素有贤德,曾受器重。仁宗曾对官中的大臣赞叹小云石海涯的贤德,选他为自己府中的说书秀才,让他担任宫中警卫。

D. 小云石海涯能诗善文,看淡生死。姚燧认为小云石海涯所作的诗歌,内容慷慨激昂。他看待生死就像看待昼夜变化,超然自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欲以让弟,弟幸勿辞。

(2)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山阁晚秋

李世民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点明了观察的角度,诗人站在依山而建的山亭欣赏晚秋景色。

B. “硫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两句表现出晚秋时节的衰败、萧瑟的特点。

C. 颔联中“染”“承”两字突出了晚秋时节烟霭之重,霜露之浓的特点。

D. 尾联写诗人欣赏晚秋之景,不觉日沉西山,表达出因秋而生悲的伤感。

E. 整首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怀,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帝王诗人的别样情怀。

2.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两句的妙处。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举雾气等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路旁有人说还有500米就到终点,身后有人开始冲刺,但是,我这时候即使想冲刺,也已经 殚精竭虑,无力为之了。

②待遇,是基本生活的必需,但不可锱铢必较;现实一再告诚,过分看重待遇,追逐待遇,最终而会失去待遇。

③人们常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翻转的时间如同行云流水,如同“闪电而去”,一晃几十年,时间都去哪儿了?

④文章开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生意盎然的初春图景:在我堂年的记忆里,总是柳笛清亮的长调率先打破季节的寒锁……

⑤前段时间,村长阿欢带着驻村干部再次走家串户做工作,耳提面命,才基本劝服了最后那几户“钉子户”。

⑥《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一书既有对国家顶层设计的看法,也有对年轻人的谆谆告诫,还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知识产权局负责人表示,与淘宝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探索行政部门社会中 介和企业共同维权

B. 今年以来,招生领域的教育腐败现象频发,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也日渐造成高校腐败、“权力寻租” 的重灾区。

C. 总书记的“民生观”是新时期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体现,也是指导我们夯实执政之基的强大思想武器。

D. 中国铁路总公司为进一步方便旅客购票,新车票将于下月起全部使用,部分线路的车票已经进行更新升级。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某种字体,《辞海》解释说“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下列书法作品中属于此描述字体的一幅是(    )

A.     B.     C.     D.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突如其来的冷空气带着雨雪风暴席卷全国,__________________?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来自北极的极地涡旋。全通常来讲,极地涡旋——顾名思义,一般都只发生在地球的极地附近。作为一种持续大规模的气旋,一旦南下就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次的大规模降温,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不过据估计,1月30日开始,中东部地区气温将逐渐回升;1月31日前后,南方地区的气温也逐渐回升。__________,但春运也将要临近,所以道路结冰现象也应及时预警,尽量避免寒潮带来的各种损失。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暑假实习是大学生正式参加工作前的就业预演,可以促进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也是赚取零花钱、培养人脉和处世能力的唯一途径。所以,暑期实习是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的。各种开放的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为大学生实习提供了广阔天地,但纷繁复杂的实习信息也可能给大学生暑期实习制造迷障甚至陷阱。因此,加强学生暑期实习的外部干预和监管很有必要。目前,多数高校在放暑假前,都会要求登记学生的去向。这样就能保障大学生暑期实习的安全。

①暑期实习并非赚取零花钱,培养人脉和处世能力的唯一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某班级在一次以“成功人生”为主题的班会上,总结出了成功人生的十个关键词:健康、大学、事业、财富、感情、,家庭、贡献、拼搏、理想、知足。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呢?请从中选择几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了解的成功人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